以爱普及绿色的使者 用心营造美丽的花园

人物简介:

     赵世伟,男,1967年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95年参加工作,现任北京植物园副园长、总工程师,国际山茶协会杂志中国区编委、中国月季协会秘书长。先后荣获北京市园林局行业管理先进个人、北京市园林局科技管理先进个人、北京市科普工作先进个人、第三届园林十杰青年、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奖项,2003年被国家建设部、人事部授予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记北京植物园副园长赵世伟同志先进事迹

     在同事们眼中,赵世伟是一个做事认真、为人正直、无私奉献的好领导、好干部,作为北京市公园系统首位博士,他在植物园管理岗位一干就是十余年,从花卉引种到科学研究,从植物园展览温室建设到参加国际植物学术论坛,他的足迹遍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涉及植物园发展建设的每一个领域,用智慧和汗水搭建起知识传播与普及的桥梁。

初出茅庐  勇挑重担

     1995年,28岁的赵世伟从北京林业大学毕业来到北京植物园,初出茅庐的他便被园领导委以重任,负责全园花卉引种和科研工作。身为全园最年青的副园长,又是公园系统唯一的博士,在外人眼中拥有足够可以炫耀的资本,然而他却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初学者,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无论是做课题研究还是从事一线劳动他都和同事们一起,抢在前、干在先,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之外更是谦虚朴实、平易近人,时时刻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出色的组织领导才能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与认可,精湛的业务管理能力更令同行刮目相看。

     次年,植物园展览温室工程立项,市、局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将植物园大温室建设成为改革开放、国富民强的标志性建筑精品,并以此向建国50周年献礼。经过再三权衡,园领导决定由年轻的赵世伟负责温室前期方案设计工作。工期紧、任务急、标准高,他清醒地意识到,温室设计方案撰写的好坏将会直接决定整个工程的成败,为了给工程争取时间,他放弃了个人的休息,全身心地融入到方案设计撰写工作之中。白天他深入工地,实地查看周边土壤、光照、水分等情况,虚心向专家学者求教,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晚上他把自己锁进办公室里,仔细查阅国内外同类建筑物设计资料,比较相互间的利弊差异。通过研究他发现,大型综合展览温室建设在国内尚无先例,国外的资料虽有可以借鉴之处,但与中国人传统审美观,与绿色、科技、实用的建筑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作为现代化综合型园林建筑物,既要突出时代特点,又要保留传统元素;既能体现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又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围绕这一思路,他在较短时间内相继撰写出《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建筑设计要求》、《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景观设计要求》、《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各项设备技术要求》和《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可行性研究报告》,不仅为工程建设争取了时间,也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第一手珍贵的资料。在多方论证和比较下,他的设计方案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一致认可并被最终确定下来。时任植物园展览温室顾问、日本著名温室设计专家志田宪一先生在看完他的报告后连声赞叹:“内容准确翔实,构思独具匠心,美观、实用、经济三大要素完全具备,堪称世界一流水准!”完备的展览温室设计方案不仅弥补了我国大型综合展览温室类建筑设计领域的空白,也为日后同类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坚持原则  无私奉献

     “不因美誉而浮躁,不因握权而谋私”是赵世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1998年3月,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正式动工兴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这副担子又一次落到了赵世伟的肩上。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使他每天都要亲临工地检查工程质量,无论风霜雨雪、严寒酷暑从未间断,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他更是敢于当面指出。在一次检查过程中,他发现乙方单位之一的一家港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偷偷地将温室铝板窗口夹层内的填充材料换成了岩棉,这样做会大大降低温室隔温透气效果,对植物的生长、成活造成严重伤害。他马上找到该企业工程项目负责人,要求将夹层里的填充料改为发泡进行封堵。然而出于利益考虑,港商只是找人将其中几个铝板盖子揭开倒进一点发泡剂,同时派中间人给赵世伟送去口信,暗示工程结束后可以收到回扣。赵世伟抓住对方心理将计就计,一面拿出双方原先签定的合同,对该企业提出明确要求并限定整改期限;一面邀请中间人出席与“第三方公司”商谈接手工程的会晤。未出两天时间,港商就亲自上门来找赵世伟,承诺遵守双方原先签定的合同条款,保证工程质量,同意植物园提出的一切条件。在随后的一周时间内,植物园展览温室几百个铝板窗口夹层内的岩棉被全部掏空重做,赵世伟又逐一进行检查,这项工程才最终通过验收。谈起这件往事,赵世伟总说:“我们的权力是群众赋予的,我们建设的不仅是一个工程,更是自己的良知,是领导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为了保证展览温室工程按期完工,他和他的同事经常加班,有时为了查找一个关键数据,常常通宵达旦的忙碌。和普通人一样,赵世伟也有父母和妻子,尽管十分惦记和牵挂,可他却没有因家庭对工作有丝毫的分心和松懈,而是一如既往的扑在事业上。温室建设的关键时期,赵世伟的爱人怀孕在家,此时的她最需要丈夫体贴与照顾,然而赵世伟还是毅然的选择工作,舍小家、为大家,夜以继日地扑在工地上。1999年12月的一个夜晚,爱人待产住进了医院,此时的他还在工地上不停地忙碌着,直到次日凌晨医院将电话打到单位,通知他的爱人已经临产,他才在同事催促下匆匆赶往医院。顾不上脱下布满尘土的工作服,他就冲向爱人入住的病房,看到母子平安而睡,两行热泪从一个男子汉的眼中夺眶而出,泥水、汗水、泪水此时已经难以分辨。望着天空泛起的鱼肚白,一夜没有合眼的他起身留下张纸条,没有唤醒熟睡的亲人又匆匆赶回了工地,同事们被他的这股拼劲儿深深地打动了,更加全力以赴的投入到植物园展览温室建设之中。2000年1月,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正式对外开放,新颖的设计、优雅的造型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相继荣获全国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项目金质奖,2003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北京市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并被列为北京市九十年代十大建筑之一。

投身事业  哺育人才

     赵世伟爱事业,更爱北京植物园,十几年来,他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95年他被列为国际山茶协会杂志唯一一位中国编委,并被推举为中国山茶学会理事。1996年,他作为中国建设部指派的唯一专家,参加了联合国—IUCN(国际保护联盟)组织的中国旅游生物多样性公约国家报告会。同年他随中国公园协会代表团远赴新西兰参加国际公园联合会亚太地区大会并发表论文演说,得到了包括国际公园联合会主席布西尔在内国际专家学者们的高度称赞。1998年,他作为中国建设部指派的唯一专家,参加了在中国海口举行的亚洲生物多样性论坛,论坛期间他发表了一篇有关濒危物种保护演说,在受到好评的同时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高度关注。2001年,他被国家环保局指定作为第二次《履约报告》专家组成员之一,负责有关《迁地保护》内容的撰稿工作。2005年,由他组织的第六届全国花博会科技展区荣获26项大奖;2009年,由他主持完成的第七届中国花博会“花与科技”专题馆布展工作荣获突出贡献奖和最佳创新奖。

     十几年来,他先后多次组织开展不同层次的学术研讨交流活动,从国家级的植物园学术年会到亚太地区盆景赏石大会;从全国性月季展和月季学术研讨会到面向普通市民的科普知识宣传,他的足迹遍布国内外植物学研究领域的每一个角落,大大提升了北京植物园的知名度。

     十几年来,由他亲手编辑出版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中国植物园》、《原色园艺植物图谱》等著作多达十几部,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网页中刊载他的论文更是多达百余篇,这些都成为了植物学研究领域的精品和佳作。

     十几年的磨砺,培养并锻炼了赵世伟勤于思考的头脑和不断创新的勇气,工作中的他善于将植物园服务功能与传统节日和重大庆典活动紧密结合,让绿色的植物走进生活、服务百姓。从2003年起,他在植物园内相继策划并组织实施了“浪漫之夜、花好月圆”植物园首届科普花卉展;“9999朵玫瑰—世纪之爱”情人联欢节;“彩蝶飞舞庆三八,芦荟美容送靓丽”;“儿童科技庙会”等一系列文化展示活动,为植物园经营管理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2008年,他更是把握奥运契机,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五环连五洲”世界花卉展的设想,五彩斑斓的花卉,别具一格的造型,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如今的北京植物园,年接待游客量已由最初的不足一百万人次上升到现在的年均四百多万人次,一举跨入世界先进植物园行列。

     十几年的工作,最令他感到欣慰的莫过于珍稀植物引种研究事业不断取得的突破。从国内首次引种并成功栽培成活海椰子、巨魔芋等珍稀品种到引进1200余种仙人掌及多浆植物,珍稀植物在园内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园内植物种类达到了万种以上,类群搜集数据之全、项目之广,更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在每年的温室展览中,植物园都会增加植物品种和景观,丰富展览内容和形式,在提升植物收集、栽培与研究水平的同时,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几年的岁月,改变的是一个人的音容相貌,不变的是那份坚定与执著。面对国内外各大知名企业和学术科研机构提出的优厚待遇,已是不惑之年的赵世伟平静地选择了坚守,用他自己的话说:“中国的植物学研究还比较落后,我要为祖国(植物学研究)尽份力……我是北植培养的,北植是我永远的家。”平凡中彰显高尚与伟大,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位公园工作者对祖国的深情厚爱,对公园事业的默默情怀。

     在赵世伟和同事们的共同建设下,北京植物园成为了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如今身为公园总工程师的他已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普及植物科学知识和培养青年骨干力量的工作之中。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怀揣一个梦想,让青少年成为传播绿色理念的使者,让北京植物园成为普及绿色知识的摇篮,让首都北京成为文明、和谐、美丽的大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