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绿色沃土 绽放精彩人生

人物简介:

       李炜民,男,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1984年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先后担任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助工、工程师,原市园林局总工办技术干部,北京植物园副园长,原市园林局局长助理兼风景名胜处处长,原市园林局助理巡视员。现任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总工程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城镇风景园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园林学会常务理事,风景名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荣获北京市城建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北京市园林科技标兵和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多次被评为局级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1999年被国家建设部、人事部授予国家建设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记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总工程师李炜民同志先进事迹

       提起李炜民,熟悉他的每一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竖起大拇指,身边的同事都亲切的称他“李总工”。从节日花坛布展设计到市属公园总体规划,从建设植物园展览温室到市属风景名胜区体系建立,二十多年来,他扎根服务园林事业,用心血和汗水谱写出一首首公园发展建设的壮美诗篇,创造出首都园林事业一个个新的飞跃。

爱岗敬业刻苦钻研  编制规划初品甘甜

     1984年,21岁的李炜民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林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颐和园园艺队工作,初来乍到的他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初学者,主动跟师傅学技术。每天他都会早早赶到工地,和职工一道投入热火朝天的工作之中,干起活来认真卖力。随着工作不断深入,他逐渐意识到了书本知识与岗位实践存在的差异,为了进一步丰富自身的业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他先后报考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EMBA班和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城市生态学博士研究生专业,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勤奋的付出与努力不仅为他带来了喜悦与收获,更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铺垫。

     由于工作需要,1990年已是颐和园园艺队副队长的他被调往园林局总工办,负责组织园林重大工程方案审图和市政府园林绿化专家顾问组服务工作。为了干好这项工作,他边学习边摸索,从基础项目做起,利用五年时间,和同事一道完成了市属十个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出色的业务知识、出众的工作能力,不仅赢得专家同行的称赞认可,更为他自己施展才华创造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根茎交织情深满园  忘我付出业绩惊艳

     1995年,李炜民调任北京植物园副园长,分管园内基建、绿化、养护、设计等工作。为了尽快熟悉环境,刚刚走马上任的他便深入一线,和职工一起劳动,严谨的作风、质朴的性格受到了职工的一致好评。此时的植物园正值发展建设黄金期,多项工程同时立项建设,为了平衡工作,他每天都要奔波往返于各个工地之间,每天回到家都是一身灰土一脸泥汗。在他的影响带动下,植物园广大职工都以百倍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之中,一项项工程任务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如期得到兑现。

     1998年3月28日,作为向建国50周年献礼的重点工程之一的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正式动工兴建。回忆当时的情景,时任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工地现场总指挥的李炜民可谓感慨万分:“当时市领导给我们订的目标是建造一座亚洲面积最大、国内设备最先进的展览温室,以此作为首都同国际接轨的标志性文化设施之一。要知道,植物展览温室本身对气候环境的要求就极为苛刻,建设如此规模的现代化展览温室在国内更是史无前例,独特的造型、植物特有的习性都给工程增添了难度,多系统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运用到国内工程之中尚属首次。时间紧、任务急,工程容不得半点差池。”面对多学科、多系统、多层面的复杂知识,李炜民身先士卒,和同事一道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忙碌。为使温室从功能、景观以及科学内涵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满足不同气候带温室植物的生长要求,他广泛搜集国内外展览温室资料,逐条分析拟定工程方向,从前期可行性研究到温室建筑室内展示方案逐一进行论证,为领导和专家科学决策提供详实的数据;为了展示国内外不同气候条件下植物的景观环境,展现温室植物与设计效果相一致的水准,他亲自带队远赴海南、广西等地,考察选购植物。尤其是在选购最具代表性的热带雨林植物过程中,他和相关工作人员多次深入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确定引植树种,制定移栽方案;为了保证移植树种尽可能的成活,每次他都要提前一年前往树种原生地,指导当地人员进行树木断根缩坨处理,从起树、运输到栽种,每一个环节他都严格审查、认真把关,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珍贵树种的成活率。

     最难的要数板根植物移植回京的过程,为把最具代表性的热带雨林板根植物移植到植物园,他和同事一连两个月奋战在云南思茅自然保护区里。夏季的山林闷热潮湿、气候无常,原本晴朗的天空转瞬之间便会雹雨交加、电闪雷鸣,虫咬蚊叮成了家常便饭,湿疹痢疾更是让人坐卧不宁。运输路上充满了艰辛坎坷,不期而至的滑坡和泥石流甚至威胁到每个人生命,一次,他们在雨中赶路,车队刚刚通过蜿蜒的山道,身后的山坡便“呼”的一下倾泻下去,随行的每一个人都不寒而栗。就是在这样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和他的同事愣是把高达12米、重达15吨的板根植物安全运出了原始森林,成功植活在北京植物园的土壤里。

     为把最具代表性的热带雨林植物大榕树移植回京,他和同事一道提前制定方案,安排专人负责树木移植工作。1999年4月15日中午,直径近2米、重达18吨的大榕树抵达北京,然而此时的温室主体工程已经封顶,虽然预留了植物运输通道,但大型机械与吊车根本无法进入。李炜民立即组织施工人员采用倒链、三脚架、小轨道等传统方法进行吊运,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奋勇努力,终于在次日凌晨将第一株大榕树安全放置在了指定的位置,创造了国内大型树木移植的奇迹。此时天空已朦胧渐亮,他和他的同事却没有丝毫的倦意,脸上洋溢的只有成功的欣喜。

     为了植物园展览温室,李炜民付出了心血与汗水,甚至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悲痛与压力。就在工程建设的关键阶段,他的父亲、我国著名草原生态学家、中科院院士李博先生在前往匈牙利参加国际会议的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忍着失去亲人的震痛,他把悲伤的感情埋在了心里,忘我地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不为之深深感动,大家更加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也更加的团结努力。正是在这种工作氛围下,植物园展览温室于1998年10月对外开放,热带雨林、沙漠植物、四季花园和专类植物展室四个展区同时对外开放,3100种近60000余株植物在国庆节当天竞相迎宾,北京植物园用行动向祖国母亲的五十华诞献上了一份沉甸甸的厚礼。时任党和国家有关领导人相继来园莅临指导,对植物园展览温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国内外园林植物学专家相继来园进行交流,对其功能和效应予以了高度的称赞。作为首都九十年代十大建筑之一,北京植物园展览温室先后荣获全国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项目金质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北京市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展览温室“大型展览温室植物引种、栽培与布展技术的研究”课题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部分科研成果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打造京郊美景盛宴  典范目标再续新篇

     2001年,李炜民被任命为园林局局长助理兼风景名胜处处长,用他的话说:“工作变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要随之转变。”作为市政府赋予园林局一项新的职能,成立之初的风景名胜区管理基础还相对薄弱,为了尽快融入角色,他与处室的同事一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走遍京郊名胜景区,就地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深入了解掌握了北京市风景名胜区的基本情况。随后从规划入手,先后对市属8个风景名胜区展开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全面组织编制总体规划,制定景区科学发展战略。与此同时,加强与相关委办机构的业务联系,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与资金支持。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八个市级以上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完成,其中龙庆峡—松山—古崖居风景名胜区和石花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获得了市政府批准实施,为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制定北京市风景名胜区长远发展战略过程中,他结合实际制定出体系规划编制具体要求,为了使其纳入政府批准的规划编制计划,他多方奔走、反复游说,积极争取政府相关委办的支持,最终将北京市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编制成果首次系统的纳入北京市总体规划之中。北京风景名胜区工作起步晚,体制不一给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大难度,针对景区面积大、问题复杂的特点,他坚持每年开展课题调研,引入中国社科院以及一些大专院校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对其成因进行深入的背景分析与研究。

     工作中的他还积极帮助景区开展环境整治和自然灾害救助工作。2002年7月13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密云云蒙山桃园仙谷景区,局部形成泥石流让景区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得知情况后,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实地勘察灾情,并向景区送去了慰问急救金,由于这个景区隶属农民集体所有,景区内每一个人都激动不已,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北京的风景名胜区被紧紧凝聚到了一起,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大大提升。2002年石花洞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4年云居寺风景名胜区经市政府批准晋升为市级风景名胜区。截至2005年,全市已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个,市级风景名胜区八个,区县级风景名胜区十六个,总面积达到2300平方公里,北京风景名胜区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5年园林局风景名胜处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全国风景名胜区行业管理先进部门。

     2006年,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成立,已是不惑之年的李炜民被任命为公园系统总工程师。上任以来,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2008年奥会前期,他和同事一道组织完成了“五环连五洲”世界花卉展;2009年又完成了七博会花卉与科技展览的布展工作。说起李炜民,他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然而走过这么多年,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始终是他对待同事的亲切随和,对待工作的认真严谨,对待事业的热情执着,对待荣誉的从容淡定。如今,他正和公园系统全体职工一起,朝着全国公园行业典范的目标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