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属公园端午节主题游园活动拉开帷幕
端午假期,市民游客可到公园里体验“京味民俗、文化体验、水上消夏”三重文化游园的乐趣。
市属公园端午节主题游园活动拉开帷幕
1.【京味民俗游】
近年来,在端午节逛北京市属公园成为感受爱国情怀、体验传统民俗、感受京味儿文化的假期短途游线,市属各大公园也有不少“端午文化”——念先贤典故、赏古树古乐、制香粽香囊,游客不妨在端午假期收获一份绿色初夏的感悟。
陶然亭公园第十三届“陶然端午”系列活动将在6月15日至18日举办。民俗艺术家将在东门主干路进行非遗手工艺品现场制作,如来自老北京的:面塑、剪纸、泥塑彩绘脸谱、核雕、北京刻瓷、北京皮影、空竹制作、毛猴、北京鬃人、泥塑等,由老字号商铺现场制作五毒饼、特色粽子。还包括:“陶然端午”活动启动仪式暨获奖诗歌颁奖典礼、端午民俗知识展、获奖诗歌展等。
“陶然端午”系列活动
中国园林博物馆:推出北京草编、蜡果制作、泥咕咕彩龙、端午五色虎和布艺布贴等原汁原味的端午民俗风情体验活动。游客亲手制作五彩丝线缯,欣赏传统传统古乐展演以及《端午的由来》、《盗仙草》等传统端午节经典皮影戏。
玉渊潭公园开展“与父同行 与粽为乐”绘画科普活动,介绍芦苇、马蔺、菖蒲、艾嵩、石榴、龙船花等端午植物的习性特点,传播端午节相关知识。
端午小长假期间,天坛公园雅乐中心推出“天坛中和韶乐赏析”,深度剖析中和韶乐历史文化内涵,现场还将加入乐曲展示环节,帮助大家形象生动地理解古乐的文化价值。在互动体验环节,让大家在聆听中和韶乐的同时,上台演奏敲击乐器,亲身参与到演出中来,更直观地感受我国传统礼乐文化的丰富内涵。
北京动物园饲养员在端午当天为动物们精心制作“特色粽子”,提升动物福利,让动物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2.【文化体验游】
端午假期市属各公园将通过十余项“传统民俗、植物花卉、文物特色”的文化展览,展现北京公园的生态文明和文化创意魅力,在园林古建中为游提供一份凉爽的绿色文化体验,包括文物展、花卉展、工艺展等多类文化展览在市属公园举办。
端午文化体验游
天坛公园斋宫正在举办的《走进斋宫——天坛斋宫历史文化展》向游客介绍了明清时期皇帝祭天斋戒遵循的礼制,斋宫建筑设计样式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等内容。此外,展览聚焦连接紫禁城和天坛的北京城中轴线,把天坛作为古都北京的一部分,揭示了中轴线整体保护在古都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意义。
中山公园在唐花坞、蕙芳园举办“夏季花卉展”和“兰花展”,展出木槿牡丹、凤梨、红掌、蝴蝶兰、万寿花等花卉30余种1600余盆,“金华山”“旭晃锦”墨兰以及大叶铁骨素(建兰)、带叶兜兰等兰花近70盆。
颐和园清代皇家园林石作工艺展集中展出了原陈设在仁寿殿、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长廊沿线等处共41件露天陈设座,解析了露天陈设座的雕刻工艺、材质、形制等内容,体现了露天陈设座的艺术价值。
该展览是颐和园关于西山文化带系列展览中首个亮相的展览。
市公园管理中心在每个节假日陆续推出的“公园文创”——节日礼物、特色纪念品、生活用品等,都得到了游客市民的欢迎。端午假期,北海、景山、香山等市属公园还推出了有关端午节日习俗文化创意礼物,使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园林艺术的形式走进夏日生活。
3.【水上消夏游】
北海、陶然亭、紫竹院、玉渊潭、中山等市属公园为市民游客体验端午传统氛围提供了广阔的水域和消夏氛围,近2000条游船伴游客市民“端午泛舟”。
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元素之一,如今端午节——乘龙船游北海太液池可谓是应时应景别有一番情趣,乘坐着宽敞舒适的仿皇家龙船,欣赏着北海御园美景,是一种无比美妙的体验。
紫竹院公园水上活动资源丰富,澄鲜湖既有深受小朋友喜爱的黄鸭船,也有趣味盎然的激光战船、“亭子”型游船等。
节日期间,市公园管理中心将全面开通互联网预约购票,即通过包括“畅游公园”在线售票网站及“畅游公园”售票微信公众号,为游客市民提供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在线售票、网上预约、直接扫描二维码入园等多项便捷服务。
市属公园将在原有141个售票窗口的基础上,视情况增加窗口、临时售票车共43处,并在售票区域安排志愿者进行疏导问询。开设35条单向游园通行线路,以保证人流高峰时段的游览秩序,设置假日游园疏导牌示900余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