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园林科普行”活动为河北保定、雄安新区带去“生态文明开学第一课”

2018年9月4日-6日,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办,保定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保定市莲池区文体 教育局协办,北京动物园承办的“京津冀园林科普行” 活动在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拉开帷幕。北京动物园 、颐和园、北海公园、天坛公园、中国园林博物馆、保定市动物园等13家单位的专业科普人员,带来30余项 科普项目和课程走进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保定市三中分校、雄安新区安新县安新小学、容城县沟西小学等 4所中小学和保定市动物园,为保定市、雄安新区数千名中小学生们带来了新学期的“生态文明开学第一课 ”。
启动仪式上,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的学生们表演了《爱在蓝天白云间》,用深情的朗诵倡导保护生态环境, 表达了对地球的热爱,对绿色生活的向往。

北京植物园的科普讲师陈红岩以《植物,京津冀绿水青山的守护者》为主题,为孩子们介绍了植物 在环境中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们从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让地球家园降低一度气温,升高一度爱。

与会领导为永华南路小学的学生代表赠送了科普礼物和花卉种子,愿同学们能够种出希望的花朵。

现场科普互动:
颐和园以“探秘古代建筑”为主题,通过现场互动和图片展示的方式为学生介绍颐和园皇家园林古建筑中的 榫卯、彩画、屋顶等各项建筑知识,让学生体会古代建筑的精妙,达到动脑、动手、动心的科普作用。

景山公园:“游走于中轴之巅”,通过北京城内中轴线鸟瞰图,进行建筑物拼接查找,使孩子们了 解中轴沿线历史建筑,了解中轴文脉,知晓中轴线的组成及其公园自身在中轴线上的古典文化魅力。诗情树 “艺”,邀请孩子们参与“读诗寻树木”活动。将孩子们常见的常绿、落叶乔木树种与描写此树的诗句完成 连连看对认,并由现场人员为孩子们讲解树木的特性。快乐拼图:,让孩子们拼制景山花卉、建筑、动物等 拼图,使孩子们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定向思维发展空间。

香山公园以“彩叶飞舞和彩叶印章”为主题,“彩叶飞舞”是通过识图板展示彩叶植物,“ 彩叶 印章”是应用特制印章制作环保手绢,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学习彩叶植物知识,并制作盖有彩叶图案的环保 手绢或笔记本。

北京动物园的项目主题为“盘丝洞里的蜘蛛精”,因盘丝洞是名著“西游记”中的一个章节,美丽 蜘蛛精的故事为小朋友们所熟知,激发了他们的兴趣。项目介绍了蜘蛛的基本特征,通过4D展示蜘蛛内脏器 官,学生能近距离观察活体蜘蛛,并且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做一个栩栩如生的手工作品。

玉渊潭公园以“爱鸟护樱,乐享玉渊”为主题,通过展示人工鸟巢,发放鸟类保护宣传资料,及湿 地鸟类书签等,普及鸟类知识,提高孩子们爱鸟护鸟意识;另外科普老师还让学生通过图板识认樱花,并进 行樱花手工折纸。

中国园林博物馆:古建筑版画拓印体验,“万园之园”圆明园是中国园林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其 中的西洋楼景区,既结合了西式园林建筑特色,又融合了中式园林装饰风格,可谓匠心独运。通过定制西洋 楼景区明信片的拓印体验,使同学们开发创意、动手实操,创作独一无二的圆明园版画艺术体验。走进‘中 国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通过轻黏土创意手工的形式,制作二十四节气画,吸引学生加入到传承与保护 的行列中来。

科普课程进校园:

古建特色类:中国古建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也是美学鉴赏的重要对象。本次活动选取 了4项各具特色的古建课程,包括:颐和园的“中国古建中的榫卯”、“中国古建筑中的屋顶种类”,中山 公园的“北京社稷坛”,中国园林博物馆的“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建筑彩画和瓦当上的艺术”等,以教师 讲解、视频和模型展示的方式,增加学生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了解。课程中设计了动手体验的环节,学生在 亲手拼装、绘画、雕刻的过程中,感悟古人的智慧与审美,了解古建的变迁与文化。

 

古树保护类:京津冀三地古树资源丰富,苍劲的古树虽经千年风雨仍然枝叶勃发、生机盎然,具有 沧桑的历史之美,更是活着的文物。本次活动带来了“天坛古树”、“北海团城古树的秘密”、“中山公园 的古树保护”等课程,科普教师以讲座、视频、手工相结合的形式,介绍历史名园中的古树资源、古树历史 、古树文化,并指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了解集水奥秘,让学生感受古树巨大的生态作用,树立保护古树的 意识。

 

 

 

植物科普类:在地球上,植物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它们的光合作用几乎是所 有的生态系中能源及有机物质的最初来源,人类的衣食住行也与其密切相关。本次活动中植物园的“植物, 保护环境的天使”、“一起为植物代言”,陶然亭的“探秘花中神仙——海棠”,玉渊潭的“认识那片美丽 ”,园科院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等课程,让学生欣赏到植物之美,学习植物的科学奥秘,了解植物的生 态功能,从多个角度认识陪伴在身边的“绿色”朋友。

 

 

 

 

动物科普类:动物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在动物园、电视节目以及生活中都会看到它们的 身影,有的憨态可掬、有的健壮威武、有的灵动美丽,为了让学生对动物有更多的了解,动物园带来了“萌 萌的危险者——大熊猫”、“灵长部落”、“虫虫总动员”等妙趣横生的动物科普课程,让学生通过聆听讲 解、观看视频、模具观察等环节,在游戏互动中学习动物知识。

 

 

 

此外还有植物园的“植物手工坊”、园博馆的“园林创想课堂”等手工制作课程,以及玉渊潭的“ 湿地探秘”、科技处“身边的茄科植物”,让学生开拓思维、动手制作,学习植物、园林和生态方面的知识 。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自2016年起,每年与津冀园林部门合作开展 “京津冀园林科普行”活动,以 园林生态文化为落脚点,依托丰富的资源和优势,在天津、石家庄、张家口的公园中举行了丰富多样的园林 科普活动,服务三地的市民和学生,传播园林文化,搭建了互通互助的桥梁,促进了三地园林行业的协同发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