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师中的干将,当班级中的元帅
做教师中的干将,当班级中的元帅
——记王燕霞同志“十杰”评选事迹材料
王燕霞,2004年,进入了北京市园林学校,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中职院校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踏实、努力的做好每一件本职工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提升师德修养;与同事快乐、默契合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学习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不断探索适合当前学情的各种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以提升个人的业务能力;真诚的对待我的每一位学生朋友,做好班主任工作。
一、克服困难,完成学校重要工作
2012年学校承接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绿化工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学校委派我们植物教研室承担绿化工竞赛考评员工作。我当时已经怀孕8个月身孕,同事怕我劳累,没有对我说此事,身为学校骨干教师的我知道后主动找到科长,要求参加考评员工作。许多同事劝我,你还是多休息吧,别累着,出现意外。我笑笑,我知道大家对我是关心,可是少我一个人,大家的工作量就会多,并且我自己的身体,我最了解,我感觉不会有问题。在我的坚持下,领导同意了我的请求,同时也嘱咐我:“如果感觉不舒服,赶紧休息,你的工作我们来完成。”技能大赛开始后,由于时间紧,笔试部分的卷子当天就要判出来,我和同事一起加入到紧张的判卷工作,中午都没有顾上吃饭。有同事看在眼里,帮我打回午饭,我草草吃了两口,又投入到判卷工作中。为确保大赛公正,不出现一点错误,试卷判完后,我和科室同事又复查了一遍,确保无误后,才上交学校。当一切忙完,已经是晚上6点多了。 此次大赛圆满取得了成功,得到中心领导、校领导的表扬,我本人也荣幸的被评为优秀裁判员。
二、努力学习,勤恳工作,不断提升教学业务能力
自2007年开始,北京市教委组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我先后参与完成了“基础调研”、“典型职业活动分析”、“构建园林专业核心课程”、“制定园林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撰写园林专业课程标准” 等各项工作;并独立完成了《园林有害生物基础》、《园林有害生物控制》两门课程的讲义编写工作,”继2010年9月《园林有害生物基础》课程进入实施阶段,2011年3月《园林有害生物控制》进入实施阶段。当前正在编写《园林有害生物防控》教材。我在此过程中,多次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主办的全国职业教育课改教改系列的培训班;校内外听示范课、学习交流以及听专家进行课例点评,深刻领会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新课程、新教法相对于传统教法的优势。通过学习、交流与实践,熟练的将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
实践证明,“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将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较好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满足了行业对人才得到能力需求,同时“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够较好地适合当前中职生的学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满意的教学效果是对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与鼓励,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及过程的呈现,都是我利用寒暑假及周末休息时间辛勤备课的凝缩体现,是反复思考后的最终呈现。
三、真诚对待学生,努力做好班主任
记得这样一句话:“只有完善的集体,才能造就完善的人。”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有获得全面发展的途径和展示其才华的舞台。班集体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班集体的建设也就成为了班主任重要的工作内容。
(一)未雨绸缪“道”先行
我认为,在班集体建设中,“道”是一种境界,是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信念、价值观和标准。在班级内部形成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
建设班级的“心”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一技之长是安身之本。因此在带班初始,我就将“修德强技,树木树人”的校训中“强技”作为班级建设的核心。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相对比较牢固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提升了方法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意识、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以及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
建设班级的“手”
(1)抓“点”——班干部的培养
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力量,一支称职、优秀的班干部队伍不仅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还是同学的榜样。但是当前学生现状是绝大多数同学初中时没有当选过任何班干部,并且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自信心。这样的现状,客观上要求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时不能求全责备。我要做的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特质做出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 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培养工作能力。
(2)带“面”——全班同学的习惯养成
学生在校学习,班主任不仅要督促他们学习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努力培养他们养成好习惯。通过抓点带面,使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二)日常行为“术”当家
我们需要“道”的智慧,也需要“术”的圆通。我认为在班级建设中,“术”是班级管理中的方法与谋略,班集体中的每位成员都是独一无二、个性十足的,统一的原则和标准背后,班主任需要依靠高明的谋略雕塑学生,使每位学生都成为班级的形象代表。
1. 高频率的表扬
在所有同学面前,用肯定、鼓励、“不经意”的语气高频率地表扬某位同学,让鼓励与肯定悄悄地渗入到每人的心底。表扬不仅是“过程性”的,也是“终结性”的。我在平时仔细记录下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然后在第二个学期伊始,在全班进行表彰。告诉同学们:“奖品是有价格的,可是价值几何却需要你来赋予……”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任何的优点都不该被忽略,都应该受到肯定。
2. 宽容对待学生的过错
作为班主任,不能单凭简单的“现象”去粗暴的进行批评,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去相信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与帮助下改正错误。
3. 与学生真心换真心
关怀与爱是一种重视,是一种呵护。在学生需要帮助时热心、真诚的伸出援手,在学生心底播种爱的种子。学生病了,我会递上一杯水;学生的烦心事我会耐心倾听;天冷嘱咐学生添衣;为学生掸掉身上的土……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我收获的是学生对我的亲切关怀、点滴关怀,他们也会帮我掸掉沾在袖口的粉笔灰;下雨时给我撑起一把伞……真心去爱学生,换来的是学生对我真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