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和园戏台

德和园戏台
德和园戏台是清朝宫廷四大戏台之一,也是最后建造的、规模最宏大的一座三层大戏楼,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堪为里程碑式的建筑,戏台占据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它在中国戏台、戏剧及宫廷历史进程中的特殊地位。这座古戏楼通高22.73米,共分为3层,其建筑形制可谓登峰造极,复杂的内部结构和精致的外观较好的表现出舞台与戏剧艺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满足宫廷演剧的特殊要求,戏楼分三层,被称为 “福、禄、寿”三台,其中底层舞台宽17米。戏台设有升降舞台,提供立体化演出。同时,在舞台的底部也相应地设有地井,专供表演鬼怪戏时使用的。此外,舞台底部还设有一口水井和五个方形蓄水池。可以根据剧情需要创造出逼真的水景戏场景。
戏楼的东西两侧设有供王公大臣观戏的“看戏廊”。王公依爵位辈分,大臣依官位等级高低,从北向南,依次分座。而对于能被慈禧太后点中一同看戏的大臣来说,这是一种无尚的荣耀。而在剧目演出时,戏楼两边的绿柱子和正殿两边的红柱子间会拉起“八字形”幔帐。这样大臣们就看不到慈禧太后,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君臣有别”的思想。
档案记载:德和园是晚清宫廷演剧活动的重要场所,慈禧在这里看戏达260多场次,更有谭鑫培、杨小楼等艺术大师在此登台献艺,客观上推动了京剧的成熟、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表演艺术形式。承载着昔日辉煌,德和园这一珍贵的历史遗存在当今时代依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上发挥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