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极乐世界重修

         极乐世界,俗称“小西天”,位于北海公园西北隅,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年),是一组宏伟的坛城式佛教建筑群,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包括1 个大殿、4个角亭、1条月牙河及4组牌楼。其中极乐世界殿为主殿,三重檐,四角攒尖顶,高26.9米,面积1260平方米,屋面为黄琉璃瓦,绿琉璃瓦剪边,是亚洲最大的方亭式建筑。整组建筑结构复杂,雄伟壮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极乐世界殿内原有一座木质结构的须弥山,山上布满众多佛像。1949年因须弥山残破而封闭,1952年又将佛山拆除,以后只对大殿做过两次加固处理,直至改革开放以后极乐世界古建筑仍年久失修。
        20世纪70年代后期,市园林局、北海公园管理处虽多次酝酿对极乐世界殿进行保护性修葺,均因选材和筹措资金等问题而推延。1983年,经过对该殿的现场勘查,查阅资料,征求各界专家意见,并经市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的批准,终于同年4月由市园林古建工程公司对其进行重修,1987年10 月竣工,历经4年,工程总投资239万元。
       修缮内容包括:大殿挑顶、大梁加固,部分柱子抽换和加固,额枋、挑檐桁、尖梁、童柱,更换楠木角梁和勒拱柱,修补和加固斗拱,更换部分椽子和飞椽,全部更换望板、棂花隔扇门窗。配齐藻井原有49条行龙、坐龙和全部龙头。施工中采用钢结构组合拼接方法,代替国内难找、国外又运不进来的长13米花台梁4根,并在钢材外面用木材装饰,既牢固又无损原样。复建了白玉石拱桥、月牙河及4个角亭和4 个牌楼。油漆彩画全部按原金龙和玺做法,仅改用铜箔代替金箔,而清乾隆皇帝御笔所题殿内匾额“极乐世界”4个大字及印宝则使用库金予以恢复。此外,还引用北海湖水作为新水源,并对周围进行铺装、绿化等。
        1993年,在有关专家的支持和指导下,北海公园管理处认真参考有关史料,利用现代手段在极乐世界殿再造须弥山及佛像,使这座具有220多年历史的建筑恢复了原貌,并重新对外开放。
    (袁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