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院公园紫竹垂钓景区
80年代,北京市部分公园利用水面优势,为游人提供优质钓鱼项目,用增加的收入弥补公园经济上的不足。紫竹院公园开辟适于垂钓、又可游览的西堤紫竹垂钓景区堪称一例。
1985年8月,紫竹院公园管理处以“给游人创造一个安静的钓鱼区”为宗旨,根据公园规划,修建大湖西堤,设置紫竹垂钓景区,于1986年9月竣工。占用陆地和水面1.15万平方米,在湖中打埝筑堤350延长米,填挖土方5000立方米;砌毛石驳岸600延长米,置山石2600吨,修青石板路500平方米;在南山栽竹800株,中山栽植油松、柳树100株,北山栽植碧桃10株,铺草8000平方米。总投资33万元,将大堤改造为有宽有窄、岛堤结合、曲折变化、既可钓鱼又便于观赏的新景区,改变了湖西岸生硬、呆板的湖岸线,丰富了园内的景致。
堤上所建二桥、一亭各具特色。其中,位于垂钓景点的“一得桥”,取古诗 “一来一往一孤舟,一仗长杆一寸钩,一蓑一笠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之意而得名;仿“姑苏城外寒山寺”枫桥式石桥,建筑面积38.7平方米。低贴水面而建的平桥名“越波桥”,桥身由3块宽1.2米、长3.8米、厚o.2米的巨形花岗岩石拼合而成,每当湖水水位上涨时碧波漫其桥面,游人涉水而过,自得戏水之趣。垂钓景点内的“镜游亭”,取“碧水如镜,人似在镜中游”之意,为四方,重檐,攒尖,下设美人靠座椅,以供游人小憩,赏景之用。
(崔兴业姚 岗 高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