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园愉园景区建成
1980年为扩大公园游园面积,将内坛东北隅的育花温室迁到天坛花圃,就地修建一组供饲养与陈展金鱼为主要内容的园林景区,占地7230平方米。工程于1980年10月动工,1983年6月竣工,由中山公园工程师姜振鹏主持设计,北京市园林局古建工程2公司施工,投资80万元。因“鱼”、“愉”谐音故取名愉园,意谓赏鱼之园。整个景区坐北朝南,可分为三部分,前部为庭院绿化区,中部为园林建筑金鱼观赏区,后部为金鱼养殖区。建筑为民族形式,采用中轴线两侧的均衡式布局,前面正中为重檐蓝琉璃瓦屋面八方亭,东为单檐简瓦屋面正方亭,西为单檐简瓦屋面长方亭,三亭各悬亭额,东亭“倚霞”,西亭 “流云”,中亭“览粹”,由著名书法家陈叔亮书写。三亭以38问半壁廊相连,廊内粉墙上嵌有金鱼展窗34个,内镶衬玻璃缸盛放金鱼供游人观赏。廊东端壁上嵌“愉园小记”石刻一方。廊中东、西建垂花门2座,东为双垂花门,西为单垂花门。廊前正中有观鱼池,长14米,宽7米,周设围栏,以青白石筑成,取名 “乐泉”,池内放养金鱼、锦鲤。后部以墙相隔,建有金鱼饲养室、养鱼池、晒水池。为分隔空间与景区,周围还筑有带月洞门、八方门的白粉墙、什锦窗和砖雕花窗等,建筑面积共计614平方米。随墙门上匾 “又一村”、“素馨院”水池“乐泉”、山石刻字“愉园”均为姜振鹏题书。
愉园西邻中山堂大殿,北倚故宫,远望五风楼,东衬古柏苍松。愉园仿古建筑,红柱,蓝瓦,油漆彩画均用金线沥粉苏式彩画传统作法,古香古色。前部庭院栽植花木,平铺绿草,修篁曲径,散点叠石,环境清雅静谧,令人心旷神怡。
(宋 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