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坛与阴阳五行
2014年,北京中山公园开放一百年,这座从明清祭坛辟建而来的人民公园,因其特有的历史文化积淀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说她丰富是因为她是研究中国明清祭祀礼制的重要物质载体,是中国五千年农耕文化的集中缩影,是中国古典坛庙园林的成功典范。她所包含的园林营建、人文历史都是一笔值得我们认真探究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一道认识一下社稷坛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关系。
一听这题目,估计有人会说:“你这不是宣传封建迷信吗?”有的可能会说:“不就是五色土那点事吗?”这里咱们得先说明一点,阴阳五行学说可不是什么迷信,有专家指出阴阳五行学说对于中国人思维方式和行事方式是有重要影响的。至于五色土这点事还是听我们慢慢给您说。
社稷坛的阴阳体现在两个最主要的方面。第一个是规划布局。先看位置。所谓“左祖右社”是《周礼》规定的营国定制。“古者建国王宫居中,左者,人道所亲,故立祖庙于王宫之左。右者,地道所尊,故立国社于王宫之右。”在中国左为阳,右为阴是定制。几乎所有都城营建都能看到这样的阴阳布局。比如说:东有日坛,西有月坛。一个阳一个阴。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左右对称,中庸和谐的思想。再看布局。社稷坛的内部布局特点有两个:一是三重围合。大墙、坛墙、壝垣,三重墙将整个祭坛分为内外两个独立空间。内坛是只有天子才能有进入祭祀的,代表了至刚至阳。外坛是芸芸众生之所,是阴柔的。二是建筑格局上。在中国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拜殿、社稷街门都是五开间,这是阳。史载社稷坛为两成,这是阴。当然还有许多,篇幅原因,请中山公园的爱好者自己看看吧。
再来说说社稷坛的五行。五色土可以说是中国五行、五色、四神、四时的完美展现。青龙,色属青,代表木,在东;白虎,色属白,代表金,在西;朱雀,色属红,代表火,在南。玄武,色属黑,代表水,在北。中间为黄,代表土。四神原本是远古人类崇拜的威武而有灵性的动物神,其起源与原始星辰崇拜有直接关系。上古人们仰望天空将群星划分为若干组团,并赋以人、物或神话的形象,这是中外天文史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处于四时分明的自然条件,所以很早就把春天黄昏时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成一只鸟形,谓之朱雀;东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一条龙,谓之青龙;西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一只虎,谓之白虎;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龟蛇形象,谓之玄武。湖北随州发现的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公元前433年稍后)中,有画着二十八宿和青龙、白虎的漆箱盖。这说明四神二十八宿体系起源甚早。“四神”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为划分天区,制定历法,提供了比较科学的参照。到了后来,随着阴阳五行的流行,四神“镇四方,避不祥”的守护神职能更为人们所重视,并被赋予了更高的神性。二十八宿也成了崇祀的对象。秦汉时期四神与春、夏、秋、冬四季,青、白、赤、黑四色相配,已被当时文献如《淮南子》、《史记》等书所系统记载,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思想体系。古代传说黄帝居中为天下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四方各有一个统治者。东方是太皞,辅佐他的是木神,手拿一个圆规,掌管春天;南方是炎帝,辅佐他的是火神,手拿一根秤杆,掌管夏天;西方是少昊,辅佐他的是金神,手拿一把曲尺,掌管秋天;北方是颛顼,辅佐他的是水神,手拿一个秤锤,掌管冬天;黄帝居中,辅佐他的是土神,手拿一根绳子,掌管四方。黄帝有四张脸,四方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小小一方土,包括了天地人间多少东西啊。
有人说这是传说,但是今天我们在中山公园还能看到反映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物质例证,应该说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