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公园神乐署里的陈设
神乐署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占地近10000平方米,是天坛五组主要建筑之一。神乐署是明清两朝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可以称得上是当时最高的音乐学府,也是目前北京市唯一保存完好的衙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现在作为中国古代皇家音乐展馆对外开放,展示展览中国古代灿烂的皇家音乐文化。
历史沿革展室
我们即将参观的是历史沿革展室,全面展示了神乐署的历史概况、使用功能以及中和韶乐在祭祀活动中的使用情况。
乐律展室
“乐律学”也称“音律学”是中国古代音乐文献对“乐学”和“律学”的总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非常重视乐律学研究的国家。古代乐律方面用得最广泛的是“三分损益律”(就好比是一支竹管我们将它分为三等分,减1/3叫损,加1/3叫益,用这种加减法计算出十二律的高度)和“十二平均律”
鼓 室
鼓是历代“雅乐”中形制种类最多的乐器。
这个展室主要展示了祭祀舞蹈图谱和古代祭祀服饰。中国古代祭祀舞蹈分为文舞和武舞,历代名称虽有不同,但多以“文”、“武”二字或体现文治、武功含义的词汇命名。
词曲展室
中和韶乐源于元代以前的雅乐,定名于明代洪武年间。在周汉时期就形成了将礼、乐、歌、舞融为一体的礼乐规制,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沿用了此规制,以展示天之尊崇和礼仪之邦的国家威严。
笛箫埙笙琴瑟展室
中和韶乐最重要的特点是“八音”具备,八音就是使用金、石、丝、竹、土、木、匏、革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演奏的音乐,所以又称八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