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祈谷坛门内的古老习俗
祈谷坛的四周围着方形墙,周长659.1米,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一座券门。在南券门内,有一座形状高大,犹如城门的五间大宫门,上覆蓝色琉璃瓦,下承汉白玉石基台。这就是祈年门,明朝永乐初称为大祀门,后又称大享门。
门外建有一座绿色琉璃砖燔炉,是皇帝祭天时烧松柏木和送燎时烧祝板(祭文)、祝帛(蓝色绸幅)的地方。旁边有一座瘗坎,祭曲告成后,把供牛的尾巴割下拌上牛血牛毛,全部埋在坎内,象征人类初期茹毛饮血的生活。在燔炉前,一字排开八座铁燎炉(铁鼎炉),是祭天时焚烧松柏枝、松花、松塔的器具。每当举行祭祀仪式的时候,八座铁鼎炉内的火焰可以照明全坛,炉内吐出的青烟,清香袭人,同时也象征古人燎庭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