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西部入园门户:宿云檐城关

城楼内宿云檐原曾供奉关帝,乾隆时期,昆明湖三面设有围墙,这座城关就是从西部入园的门户。 咸丰十年(1860年)为英法联军掠去。城外有古松一株,枝干扶疏,为乾隆时旧物。 乾隆时期,昆明湖三面设有围墙,这座城关就是从西部入园的门户,此关可控制西如意门一带,与万寿山东的文昌阁一东一西,一文一武,象征着文治武功,文武双全。

从石坊北面的石桥穿过,再过云岩牌楼,从一条小路向北行走,就可以远远看到宿云檐掩映在众树丛中,穿过用木头造成的曲折的栏杆桥,就可到达宿云檐城关。

始建于乾隆年间,又称贝阙。城上原有楼,内供关羽银铸塑像,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掠走。光绪年间重修颐和园时改为亭式建筑,内供关帝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