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园管理中心2017年各单位文化活动、含展览展陈(常年)
市公园管理中心2017年各单位文化活动、含展览展陈(常年) |
||||
单位名称 |
序号 |
活动名称 |
时间 |
主要内容 |
颐和园 |
1 |
德辉殿瓦当展 |
全年 |
通过展板与实物,展示颐和园瓦当的种类、分布、纹饰、工艺、寓意等内容。 |
2 |
益寿堂红色文化展 |
全年 |
通过展板、实物、多媒体等手段,展示毛主席等中共领导人"进京赶考“途中在颐和园的历史事件及解放初期颐和园在北平和平解放、共建新中国中的历史作用。 |
|
天坛公园 |
3 |
清代祈谷大典陈设 |
全年 |
为使游客对祈谷大典有所了解,天坛公园根据历史记载恢复了清代咸丰年间祈年殿举行祈谷大典时各种祭器、祭品原状陈设展。大殿正位石须弥座上安放象征神权的雕龙宝座,每年正月皇帝祭天祈谷时,上面安放皇天上帝的牌位。殿内东西配位石台上陈放的是清朝前八代皇帝的牌位,在祭天时以自己的祖先配祀,实际上是把自己的祖先奉为神,是古人“尊祖”思想的体现。正位和配位摆设的祭器、祭品完全相同,有爵、登、簋、簠、俎、豆、玉帛、竹笾等。 |
4 |
祈年殿大展 |
全年 |
展览分为祭天建筑历史演变、祈年殿建筑艺术、祈年殿建筑构件、明清祈谷礼仪、相关重大事件、祈年殿近现代三次大修工程和文化活动等7个专题展示。 | |
5 |
祭天礼仪展 |
全年 |
陈展内容从历史角度系统的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祭天礼仪,展示中国的祭天历史即中国古代的祭天文化,包括从远古红山文化时期祭天遗迹的发现到晚清完整的祭天礼仪程序一一进行了介绍。采用悬挂说明及图片的方式具体介绍了清代祭天仪程,清朝祭天大典礼仪程序繁复,从“筛选牲只”到“诏告天下”共34项。并展示了“清代皇帝祭天仪仗――大驾卤簿图”,该图为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大驾卤簿图,长17米,高0.195米,绘有人员3700多人,各式器物1000多件。同时展览还大量展出了明清时期举办祭天大典时所使用的器皿,有簋、簠、登、鉶、豆、 苍璧、灯具等与祭天相关文物,所有这些器皿都是天坛公园珍贵的馆藏文物。 | |
6 |
祈谷坛祭祀神位供奉陈设 |
全年 |
皇乾殿是贮存祭祀神牌神版的殿宇,按清代咸丰朝历史原貌进行了恢复。正中陈设“皇天上帝”神位,青饰金书,满汉合璧,神位供奉在金龙神龛内,龛前九级木阶级,后护雕金龙屏风,下面石台须弥座,须弥座南出阶,九级石阶。须弥座前设供案,供案上设五供。“皇天上帝”神位两侧配位是咸丰皇帝列祖列宗的牌位,配位供奉在龛内,后护金龙屏风。 | |
7 |
圜丘祭祀神位供奉陈设 |
全年 |
中国古代祭礼中最重要的是神位的设置,对此各朝都有极严格的定制,神位分三等:即正位、配位、从位。明代将祭祀天地祖宗的神位称之为“神版”,其它配祀、从祀神位称做“神牌”。皇穹宇正殿、东西配殿按清咸丰朝规制恢复了历史原貌,游人通过观看不同质地、不同颜色的神版和神牌,了解古代祭礼的严格等级规制。 | |
8 |
中国古代皇家音乐展 |
全年 |
神乐署的两座大殿及33间廊房展出中国古代乐器、介绍中国音乐的起源发展演变。神乐署历史沿革展区、中和韶乐乐律展室、古琴展室、瑟展室、埙展市、鼓展室、笛萧展室、乐舞展室、舞蹈服饰展室、古乐词曲展室等专题展室10个,分别展演中国古代乐器、名曲及音乐理论,系统介绍中国古代皇家音乐发端、演变为明清中和韶乐。 | |
9 |
斋宫“大祀斋戒”展 |
全年 |
无梁殿是斋宫的正殿,是皇帝斋戒时的居住和会见阁僚及百官候驾之所。无梁殿明间按照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历史原状进行陈设,正中设紫檀木制成的皇帝宝座,宝座后设紫檀瘿木五扇屏风,在屏风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匾,上书乾隆御笔“钦若昊天”四个大字,皇帝宝座前陈设镈钟、宝象、甪端、香炉、暖炉等物品,体现出了皇帝斋居时追求简约的心境,也与斋宫建筑朴素庄重的风格充分融合。 | |
10 |
寝宫原状陈设展 |
全年 |
斋宫寝宫是斋宫主体建筑之一,是皇帝斋戒居住的主要场所,天坛公园为了真实还原历史,更好展示祭天文化,严格的按照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历史原状陈设予以恢复,明确了寝宫的内部格局和床宝座的设置、斋宫浴室设在寝宫南尽间的位置,通过详尽的考证和深入的研究解决了历史记载中曲尺、真假门以及屉桩壁子等疑难问题,实现了忠实于历史原貌的初衷。 | |
11 |
北神厨、北宰牲亭天坛文物展 |
全年 |
北神厨、北宰牲亭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祈谷坛的重要附属建筑,位于祈谷坛东。北神厨是明、清时举行视笾豆典仪之所,北宰牲亭是准备祭祀用牺牲之所。北神厨、北宰牲亭“天坛文物展”包括北神厨、北宰牲亭两处院落,其中北神厨三座展厅以“天、地、人、和”为主题,分设敬天礼地、祭器之源、祭品之备、虔敬之心、明清瓷艺、北京坛庙、崇古之风、天时农事、俎豆馨香、礼备乐和、德音雅乐、坛庙风物、宗教信仰、清宫绘画14个展陈单元,集中展示了天坛馆藏的祭祀礼器、中和韶乐乐器、服饰,皇帝致斋所用陈设、器物,书画、宗教造像等文物精品;北宰牲亭主要展示了楠木檩、长廊修缮碑、文人刻石等大型文物,祭祀宰牲所用的锅灶、漂牲池等历史遗迹遗存,两处共计展出文物188件(套)。天坛文物展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代先民敬天尊祖的古老文明,礼乐文化的深邃内涵,祭祀礼器的精湛工艺、严格规制和“器以藏礼”的独特文化特质,使观众能够感受其中承载着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顺应天时、崇尚自然的自然观和哲学观,追求人与天地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夙愿。 | |
12 |
“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板展” |
全年 |
“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板展”设置在天坛北天门至皇乾殿道路两侧,共设展板60块,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包括 “天坛神乐署中和韶乐”在内的59项东城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使游客在中国传统节日期间更加鲜活生动地品味中国传统文化、技艺,向广大游客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非遗技艺、“工匠精神”。 | |
北海公园 |
13 |
静心斋原状式陈列展览 |
全年 |
传统官式营造技艺裱糊工艺,基本再现了静心斋清晚期室内装饰、布置场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室内陈设及殿宇匾额。 |
14 |
漪澜堂历史文化展 |
全年 |
通过图板、多媒体、实物等多种展览形式重点展出漪澜堂景区的发展历史,同时在现有条件下更新展览形式、重要内容进行补充、更替。 | |
15 |
道趣宁心-乾隆的文化生活 |
全年 |
通过图板及部分场景复原展示乾隆的多种文化生活。同时在现有条件下更新展览形式、重要内容进行补充、更替。 | |
景山公园 |
16 |
景山历史文化展 |
全年周一、三、五、六、日开放 |
景山历史文化展是以图片、文字、多媒体展示等展示形式,为游客提供一处了解景山历史、解读中轴文化的理想场所。 |
北京植物园 |
17 |
科普系列活动 |
全年 |
以植物科普为主线,通过讲座、探索、科普夏令营等向中小学生一系列科普活动。 |
18 |
植物园发展历史回顾展 |
全年 |
展示植物园发展历程图片展 | |
陶然亭公园 |
19 |
红色梦.慈悲庵革命史迹展 |
全年 |
展览位于公园慈悲庵内,展示面积300平方米,占地1200余平方米。通过五个展室、两处革命历史场景、两间殿阁的历史背景还原、近百幅珍贵图片,呈现了1920年-1921年间,以毛泽东、周恩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在慈悲庵思考与探索中国发展前途、开展秘密革命活动的历史。展览重新规划了展览内容、展览线路及展室风格,并首次使用了电子触摸互动设备和视频装置,是展览内容丰富、布局合理、风格统一。 |
20 |
云绘楼.清音阁陈设展 |
全年 |
展览位于公园华夏名亭园内,布展面积130平方米,分楼上、楼下各两个展室。展览结合文物古建修缮,参照清代宫廷陈设收藏卷档案,共复制展出清代家具33件,高仿字画25幅,摆件、配件等49件,还原皇家园林建筑室内环境场景,再现历史建筑的格局与风貌。 | |
21 |
中国名亭文化展 |
全年 |
展览位于公园华夏名亭园内,展览面积110平方米。整体采用传统水墨山水风格,阐述亭文化内涵的同时,配合拓片、石像、画卷、著作等实物展示,以及中国四大名亭的木雕模型,向游客全方位普及亭的知识与文化,是公园园中园——华夏名亭园的重要内容和补充。 | |
22 |
陶然亭公园对公众开放60周年园史展 |
全年 |
展览位于公园水榭一层,展览面积138平方米。本展览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梳理和概况陶然亭320年(1695年-2015年)历史脉络,挖掘三百年来陶然亭风景地的文化底蕴;重点展示对公众开放60年(1955年-2015年)服务游客的建设成果,展现公园由名胜风景到国家重点公园的发展过程;回顾建园以来陶然亭公园建设者们的艰辛与执着,重唤几代游人们的公园记忆,见证60周年的沧桑巨变。 | |
玉渊潭公园 |
23 |
“火树瓷花”德化白瓷雕塑艺术精品展 |
常展 |
设置瓷花艺术精品展、人物佛像精品展等各类白瓷工艺精品展,展示德化瓷特有的温润如玉、素净淡雅的工艺魅力和深厚的审美文化内涵。 |
24 |
“玉和集樱”历史回顾与文化传承展 |
常展 |
传承发扬玉渊潭公园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通过对公园历史文脉的挖掘和深入研究,提炼公园绵延至今的文化精髓,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公园发展的优势,促进历史文化与公园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 |
25 |
全国风景名胜摄影系列展 |
全年 |
展出由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摄影专业委员会遴选的反映全国各地风景奇观的图片,一组组图片将祖国的大好河山呈现在中外游客眼前,充分展示全国风景名胜区的瑰丽壮美。 | |
紫竹院 |
26 |
行宫文化展 |
全年 |
依据展方策划而定。 |
国园林博物馆 |
27 |
中国古代园林厅 |
2017年 |
以“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为展览主题,系统展示中国园林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高超的造园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厅面积1670平米,以中国园林的生成、中国园林的转折、中国园林的繁盛、中国园林的成熟和中国园林的集盛五个部分构成展览的主线。见证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发展历程。 |
28 |
中国近现代园林厅 |
2017年 |
以“传承创新 宜居和谐”为展览主题,系统展现中国近现代园林逐步走向繁荣的光辉历程,展示园林绿化建设的成就和进展,展望中国园林发展的未来。展厅面积1505平米,分为中国近代园林和中国现代园林两个部分,重点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绿化、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建设等方面发展成就。 | |
29 |
世界名园博览厅 |
2017年 |
以“海外览胜 名园撷珍”为展览主题,展示不同流派和不同风格的世界园林精品,以突出园林作为世界文明有力象征的重要地位。展厅面积650平米,以欧洲园林、亚太地区及非洲园林和美洲园林三个部分构成展览主线,展示22个国家和地区的经典名园。 | |
30 |
中国造园技艺厅 |
2017年 |
以“师法自然 巧夺天工”为展览主题,重点展现中国园林的艺术特征。展厅面积640平米,以园林造景立意、园林造景技法、园林基本要素和传统造园流程四个部分构成展览的主线。展示中国传统园林的精湛的造园技艺。 | |
31 |
中国园林文化厅 |
2017年 |
以“文心筑圃 诗情画境”为展览主题。展示中国园林与传统哲学、文学、书画、戏剧音乐等的相互影响,表现中国园林的多元功能、文化内涵及其文化影响力。展厅面积805平米,以中国园林与传统思想、中国园林与传统文学、中国园林与传统书画、中国园林与传统戏曲、中国园林与人居文化和中国园林文化交流六个部分构成展览的主线。 | |
32 |
园林互动体验厅 |
2017年 |
以“科普互动 体验园林”为展览主题,突出科普性、互动性和趣味性,体验造园技艺,普及园林知识。展厅面积650平米,以中国园林畅游和园林体验互动两部分构成展览主线。以4D影院为重点展项,以新技术手段畅游园林,以参与式、互动式的花木配置、园林建筑营造、叠山理水等展项体验园林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