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今追昔 绿色踏青”市属公园清明节游园活动

      距离清明小长假还有不到一周,北京各大市属公园也将迎来景观最美、游客量最大的“游园黄金周、黄金月”。随着上周末气温的骤然升高,催开了园中杏花、迎春等不少翘首以待的早春花卉,多数公园里的游船设施成为人们探春活动的热门首选。同比往年,春风拂面、水上荡舟的公园春游盛况在“姗姗来迟”后,将于清明期间正式拉开帷幕。 清明节期间,市属11家公园将以“抚今追昔 绿色踏青”为主题,举办主题纪念、赏花踏青、民俗科普等三大类20项清明节游园活动,并进行“北京公园花信风向标”游园赏花每周播报。 清明主题活动—— 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2008年被定为国家的法定假日,祭扫、缅怀、踏青就成为清明节的主要组成部分。今年,在北京植物园、陶然亭、天坛等公园结合公园特色,将在节日期间开展清明植物文化展、红色游、清明古乐演奏专场等形式新颖的公园游园活动,集“赏、逛、听”于一身。游客还可到玉渊潭、植物园感受古时的节日习俗,插柳、编柳、戴柳等活动待您一试身手。 踏青赏花活动—— 玉渊潭公园樱花节、北京植物园桃花节、香山公园山花节、北海公园琼岛春阴文化月等春季文化活动将在清明节前后相继开幕。多数游客市民举家出行,将到公园感受春天的气息作为清明小长假的一项必选活动。 市公园管理中心将围绕公园春花形成的景观,每逢周五(周四晚发稿)推出“北京公园花信风向标”游园赏花播报,游客可以通过报纸、广播、官网、官微等媒介提前了解公园花期,避开“热门”,依个人喜好“自助游赏春花”。 室外地栽花卉往往易受天气状况影响,但是在中山唐花坞、蕙芳园及植物园温室等室内花房,展出的“温室”品种更加精美绝伦。届时,室外春光无限,室内春花争艳,万物更新的美好气象将在公园的每个角落绽放。 民俗科普活动—— 节日期间,与“春天?节日”有关的各类展览将与游客见面。包含了节日民俗文化、植物专类知识等。此外,各类迎春精品花卉展览是公园春季活动的最大亮点,今年在北京植物园、中山公园等市属公园: 一是为游客准备了蕙兰、兜兰、墨兰等精品观赏花卉,盆栽梅花及花期控制花卉也如约亮相(中山); 二是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柳树、桃花等清明植物,还能亲身参与品春茶、编柳枝、制作“桃木”手工制品等互动活动;三是在花卉展出现场,公园为养花爱好者提供了实物展品、植物专题科普展板及植物文化展示。(更多特色活动详见“市属公园清明假日游园活动”附件) 其它:祭扫、植绿护绿、游船等—— 每到清明,慕名前来祭扫、缅怀的市民及各地游客逐年增多。全市公园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承载的革命历史资源,充分发挥教育功能,开辟多条“北京公园红色游”路线。 市属11家公园中,香山公园双清别墅及孙中山灵柩、陶然亭公园“高石”墓、北京植物园梁启超墓及“一二.九”纪念亭、玉渊潭公园中国少年英雄纪念碑是人们在踏青赏花之余,怀念先烈、感受爱国情怀的特殊场所。各大公园的祭扫景区可向前来活动的游客及团体提供预约讲解、举行仪式等服务。 古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各公园在清明小长假期间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赏花护绿活动。响应全市正在开展的20万亩造林工程,邀请游园游客一道“养护好、保护好”城区已有的公园绿地,共同参与园赏花护绿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 作为义务植树的形式之一,假日期间,在颐和园、北海、北京植物园、中山、玉渊潭、陶然亭六处名园开展树木认养活动,可认养樱花古树名木、花灌木近23万株。其中古树以松柏为主,其它则包括连翘、丁香、山桃、樱花等种类繁多的时令花卉。 节日期间,六家水面公园全面开航,近1700艘游船陪伴市民沿河观柳,“水上踏青”。码头是各处景区之外的一大热门,自2012年清明节起,六家水面公园共计新增了卡通船、脚踏船近百条,配置救护船(艇)30条,专业救护人员60人,并且应用游船GPS位置信息服务系统,各类游船的安全系数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