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作美,186万游客市民赏花踏青,共享文明祥和节日氛围
清明小长假三天,“清明缅怀、节日民俗、踏青赏花、名园春胜、特色展览”五大类、25项多位一体的假日游园活动联袂呈现,市属11家公园和中国园林博物馆共接待游客186万人次,同比去年增加10%。
今年,市属公园清明小长假的游客高峰出现在3日(第二天)下午14点,实时在园游客量达25.7万人次,单日接待量达70万人次。除了热门的旅游景区颐和园、北海,游客接待量达32万、24万位列第一、第二之外,玉渊潭、北京植物园等“花海报春”公园的游客接待量也位列前茅,分别:玉渊潭22万人次,北京植物园15万人次,人气“爆棚”。与颐和园、动物园等以往的假日热门公园相比,人们越来越崇尚感受生态、趋近自然的节日氛围,携老扶幼,举家出行。市属公园的春花文化观赏活动和节日主题体验氛围,得到了各界游客的好评和参与。
受持续的晴好天气影响,今年清明小长假游园的一大特点是,赏花区域游人密度及游客热情不亚于传统旅游景点,特别是与日俱增的外地游客团体,慕名到北京公园踏青赏花,与市民游客一道交织在花展区域流连忘返、驻足拍照。每到下午,天坛、北海、景山,这种既是旅游景点也是踏青、登山、赏花景点的公园,客流量增加也较为明显。人们走船观景、登高揽胜,全方位感受“清明”在自然节气、公园节日中的不同氛围。
4月4日,清明当日空气湿润,小长假最后一天游园舒适度很高。上午10时,市属公园及园博馆在园游人共计7.5万,12时,在园游人共计13.4万,14时12.7万,16时11.2万,各时点游客量均有所回落。
清明当天,“清明缅怀、纪念游园”氛围浓厚,到公园祭扫红色遗迹、缅怀革命烈士的游客有所增长。清明期间,市属公园内各祭扫纪念景区向前来活动的市民及团体提供讲解、举行纪念仪式、牌示导览等服务近百场次。香山公园、陶然亭公园等多处红色主题展览、寒食诗会等游园文化活动,在绿色公园中传承革命精神,使爱国主义和思想道德教育寓于春季游览之中。
节日期间,市属公园及园博馆共增设近百处售票窗口和入园通道,2000余名疏导人员及志愿者对主要门区、重点景区及人流密集路段进行现场疏导,现场发放宣传导览图和《文明游园三字经》赏花指南万余份。
清明节后,北京市属公园将迎来第二轮“游园花潮”。香山公园的山花、中山公园的郁金香、陶然亭的海棠、玉渊潭的近千株晚樱以及景山公园的牡丹等春花将进入最佳观赏期,北京植物园樱桃沟内的喷雾景观也在加紧检修,预计本周末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