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无聊怎么办?7月科普活动预告给你答案!
暑假就要到啦,小朋友们打算怎么度过一个快乐假期,为生活添彩呢?不如一起来逛公园,学知识,探寻大自然的奥秘吧!
颐和园
活动时间:7月上旬
活动地点:颐和园博物馆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1、线上招募8组亲子家庭,走进园说VI展厅参观展览,通过聆听讲解,鉴赏明清家具,品味其中蕴含的文化传统及审美意趣。
2、随后在互动区由小朋友亲自动手体验家具拼插,一桌一椅之间感受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
3、打卡园说Ⅵ特展,加盖专属纪念套章。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颐和微科普”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暑期科普课堂——巧匠心思,艺境永恒
活动时间:7月中旬至8月下旬
活动地点:如意庄(益寿堂南侧)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通过讲述介绍古代建筑中的榫卯、失蜡法、声学奥秘以及拱形结构等,让参与者感知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与魅力。再通过教具进行互动体验,了解古建中的知识和科学奥秘。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颐和微科普”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暑期科普课堂——万物共生,探秘自然
活动时间:7月中旬至8月下旬
活动地点:如意庄(益寿堂南侧)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通过讲述颐和园内夏季的动、植物,让参与者体验自然山水园林的魅力。同时,通过互动体验,探寻自然界动、植物的科学知识。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颐和微科普”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暑期科普课堂——夏韵传承,人文美学
活动时间:7月中旬至8月下旬
活动地点:如意庄(益寿堂南侧)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通过讲述夏季传统节气、民俗,让参与者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再通过互动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民族自豪感。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颐和微科普”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青少年科普夏令营
活动时间:7月中、下旬
活动地点:颐和园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开展青少年科普夏令营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科学教育活动,激发并培养少年儿童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还能促进他们对科学领域的深入理解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颐和微科普”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线上生态导览互动体验
活动时间:持续开展
活动形式:线上互动
活动内容:为培养市民游客保护生态环境、关心自然的意识,在第46个植树节来临之际,“生态科普 颐和寻踪”小程序上新了。让广大游客朋友在感受遗产的园林美、文化美的同时,了解更多的生态知识,聆听更多的颐和园生态故事。
参加方式:“颐和微科普”微信公众号参与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画中家具——家具陈设之美”体验活动
活动时间:7月中下旬
活动地点:德和园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立足“园说Ⅵ——木器风华 美成在久”家具展览,在德和园展览部分开展科普文化体验活动。赏析古画中的家具,了解传统家具工艺特点,辨识木材,进行榫卯拼插体验。感受传统家具陈设样式之美,领略中国匠师技艺,探寻传统家具文化内涵。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颐和微科普”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天坛公园
天坛里的药草植物
活动时间:7月1日
活动地点:天坛科普园
活动形式:线上直播
活动内容:以益母草为代表的药用植物作为天坛生态文化的一部分,也得到了挖掘和整理,是天坛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期活动将带大家走进天坛科普园去认识一种特殊的药用植物益母草。
观鸟导赏又见长耳鸮
活动时间:7月6日
活动地点:天坛科普园
活动形式:线上直播
活动内容:长耳鸮俗称猫头鹰,是一种具有高度智慧和对环境敏感的猛禽。它的居留变化,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出我国首都北京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通过观察长耳鸮的生活习性和在天坛种群数量的波动,我们也能看到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效。本期活动将以此为大家进行深入的解读。
保持冷静不要慌
活动时间:7月11日
活动地点:天坛科普园
活动形式:线上+线下
活动内容:走进大自然,和花草为伴,与鸟类为舞,是生活在城市中人们首选的放松方式,也是孩子们增长见闻的天然课堂,不过您一些不经意的行为,可能会让野生动物逃跑或进行自我保护,这时请保持冷静,不要慌,用正确的方法,既能保护自己,又不会伤害野生动物。本期活动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老师,带领朋友们走进动物的世界。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微天坛”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多彩的蘑菇世界
活动时间:7月12日
活动地点:天坛科普园
活动形式:线上+线下
活动内容:蘑菇属于真菌类,这类真菌唯一可见部位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小伞”。每当雨过天晴,朋友们漫步于公园,草地上、树林下往往会与这些悄悄冒出来的“小伞”偶遇,它们是自然界的一类重要分解者,尤其喜欢对木材进行分解。公园里的这些蘑菇有的细长挺拔,有的颜色鲜艳,让人看上去有种想拥有它的冲动。您可知道,在肉质肥美、秀色可餐的外表下其实暗藏着“杀机”,许多蘑菇其实是有毒的,甚至是剧毒,食用一朵即可严重损害您的身体健康,那么什么是有毒蘑菇?有毒蘑菇长什么样子?遇到有毒蘑菇我们该怎么办呢?欢迎朋友们走进本期课堂,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彩的蘑菇世界。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微天坛”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身边隐藏的杀手
活动时间:7月13日
活动地点:天坛科普园
活动形式:线上+线下
活动内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隐藏着许多看似无害但却潜藏巨大危险的“杀手”。它们或许是我们每天使用的日常用品,或许是我们常见的环境污染物,甚至可能是我们饮食中的某些成分。本次活动通过讲解、视频等让大众更加了解这些隐藏的危险。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微天坛”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力”解祈年殿
活动时间:7月18日
活动地点:天坛科普园
活动形式:线上+线下
活动内容:天坛祈年殿是北京城区最为高大的古建筑之一,作为清代祈谷大典的皇家祭坛,其内部结构均为木构架体系。为何古人选用木材作为建筑的骨架?木与木之间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如何使木构架结实、耐久?活动邀请大家用力学小实验来测测看。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微天坛”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知古建冷暖
活动时间:7月19日
活动地点:天坛科普园
活动形式:线上+线下
活动内容:正值盛夏时节,天气炎热。今天的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科技手段降温,那古人又是如何度过炎热的日子呢?智慧的古人在建筑营造中进行了哪些巧妙设计呢?其实古建筑的营造中有多处体现“冬暖夏凉”的设计。让我们走进天坛北宰牲亭景区,寻找古建筑“冬暖夏凉”的秘密,学习古人节能环保的建造理念。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微天坛”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识天坛瓦当
活动时间:7月20日
活动地点:天坛科普园
活动形式:线上+线下
活动内容:瓦当是中国古建筑屋面上的构件,起到保护建筑木质飞椽、显示古建筑等级、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在天坛屋檐之上,有专属祭天建筑的蓝色琉璃瓦、有显示等级的绿色琉璃瓦还有纹饰多样的布瓦,每片瓦当中都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信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周我们与您一道,学习古建筑瓦当类型、辨识古建筑瓦当纹饰、了解古建筑瓦当历史、制作瓦当团扇。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微天坛”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双环万寿遇吉祥
活动时间:7月25日
活动地点:天坛双环万寿亭景区
活动形式:线上+线下
活动内容:以建筑导赏的形式,介绍天坛双环万寿亭、方胜亭、扇面亭的前世今生及建筑营造寓意,了解古建筑苏式彩画构图、分类及题材,寻找彩画题材中的吉祥寓意。通过本次室外导赏,带领大家感受园林古建筑常用苏式彩画特点及文化内涵,最后完成任务单内容。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微天坛”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绘吉祥纹饰
活动时间:7月26日
活动地点:天坛科普园
活动形式:线上+线下
活动内容:古建筑彩画显示出中国建筑的纹饰特色和文化寓意,传递着古代匠人高超的绘制技艺。本活动通过绘制一幅彩画常用的西番莲纹饰,学习传统彩画绘制工艺及用色技巧,感受中国古建筑艺术魅力。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微天坛”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绘彩画团扇
活动时间:7月27日
活动地点:天坛科普园
活动形式:线上+线下
活动内容:建筑彩画是古代传统建筑装饰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成为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华而载入史册。本活动将带您了解天坛古建筑装饰特点,如彩画类型、分布以及纹饰寓意,最后带领大家绘制带有中国吉祥花卉纹饰的团扇,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期。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微天坛”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海公园
荷花赏析
活动时间:7月9日
活动地点:阐福寺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介绍水生植物养植技巧,文化内涵,在公园专业人员带领下鉴赏荷花。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市北海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自然笔记
活动时间:7月11日
活动地点:濠濮间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由北海公园技术人员介绍濠濮间景区相关植物,结合对园林景观、建筑等知识的讲解,让游客进一步了解园林文化、亲近自然。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市北海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水生植物插花
活动时间:7月16日
活动地点:园林科普活动中心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介绍水生植物养插花技法与历史,在公园专业人员带领下进行插花练习。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市北海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私家园林导赏——静心斋
活动时间:7月23日
活动地点:静心斋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通过公园专业讲解人员的讲解,了解园林文化内涵,园林植物与建筑、匾额楹联相关知识。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市北海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园林文化——影壁文化
活动时间:7月30日
活动地点:九龙壁 铁影壁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由北海公园专业讲解人员介绍北海公园的“影壁”文化,品味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市北海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中山公园
夏日观鸟系列——夏季观鸟行
活动时间:7月6日
活动地点:中山公园园内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讲解望远镜使用方法、观鸟注意事项、夏季鸟类救护等相关知识,在园内观察留鸟和夏候鸟的形态特征、行为、习性等。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7月3日“北京市中山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中山公园的古建筑屋面
活动时间:7月20日
活动地点:科普小屋、园内古建筑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讲解古建筑屋面的形式、等级、特点,现场导赏公园内古建筑的不同等级和屋面形式的古建筑。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7月17日“北京市中山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石刻文物科普讲座
活动时间:7月21日
活动地点:科普小屋、兰亭八柱亭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介绍石刻的发展、分类,在中国的发展。实地讲解兰亭八柱亭。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7月17日“北京市中山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古树观察活动3——我在中山护古树
活动时间:7月28日
活动地点:科普小屋、古树区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介绍中山公园古树名木概况,在园内实地观察古树,讲解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古树保护设施以及“观察一棵古树”小程序的使用方法。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7月24日“北京市中山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景山公园
“紫韵华光,薇美生活”科普活动
活动时间:7月中下旬
活动地点:科普小屋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紫薇盆景作为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广紫薇盆景艺术,提高公众对紫薇盆景的认识和欣赏水平,特策划本次紫薇盆景活动。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微景山”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一盆一景一世界”盆景欣赏之旅
活动时间:7月中下旬
活动地点:公园内
活动形式:线上讲解
活动内容:盆景,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之一,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本次科普活动依托“景山景园”北京市第十四届盆景展暨第六届京津冀盆景艺术联展,旨在让广大市民在欣赏盆景艺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盆景的基本知识,感受自然之美,品味生活之韵。
香山公园
传说中的天子专用色——黄栌染
活动时间:7月6日
活动地点:香山公园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黄栌文化及染织讲座;黄栌染体验。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香山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有趣的昆虫世界
活动时间:7月13日
活动地点:香山公园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昆虫知识讲座;昆虫标本制作。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香山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古树观察员
活动时间:7月20日
活动地点:香山公园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古树知识讲座(历史、文化、生态及保护)。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香山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国家植物园(北园)
花开半夏——夏季开花结果植物
活动时间:7月13日
活动地点:国家植物园北园南湖周边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夏季开花结果植物观察与讲解,从植物学、文化等方面了解夏季典型植物。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国家植物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专家带您识花草——玉簪育种与品种鉴别
活动时间:7月27日
活动地点:国家植物园北园木兰园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国家植物园北园在玉簪种质资源收集及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本期识花草特邀玉簪课题组负责人、正高级工程师刘东焕,为公众开展原生种类收集重要价值及新品种育种方向与方法等科研工作内容,同时还将分享品种鉴别重要方法。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国家植物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印记自然之美——纸艺叶子花
活动时间:7月25日
活动形式:线上
活动内容:采用线上课堂的形式,通过公众号进行推送,结合植物纸艺手工展示叶子花的植物结构特点,并介绍相关植物知识。
参加方式:“国家植物园”微信公众号参与
官方微信公众号
万物共生大讲堂
活动时间:7月每周六晚17:00至19:00
活动地点:国家植物园科普馆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围绕中国特有植物, 动物及其他生物,开展生物多样性相关科普讲堂,讲好中国植物故事,传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国家植物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与“粽”不同——漫谈端午植物展
活动时间:7月1日-7月中旬
活动地点:国家植物园科普馆一层远志厅
活动形式:线下展览
活动内容:本次展览通过品粽子、佩香囊、挂艾蒲、沐药浴、品花木五大板块着重介绍了与其相关的二十余种端午代表性植物。让公众在感受多彩的传统民俗活动中,学习端午相关植物知识,共迎端午佳节。
参加方式:线下参与
芳香弥漫——香草植物展
活动时间:7月中旬-月底
活动地点:国家植物园科普馆一层远志厅
活动形式:线下展览
活动内容:向人们介绍令人食欲大增的香草植物,借用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主题,让受众增进对香草植物及其背后的植物学知识和文化的了解。
参加方式:线下参与
芳华永恒——南北国家植物园画家笔下的珍奇植物科普展
活动时间:7月
活动地点:国家植物园科普馆二层草木绘馆
活动形式:线下展览
活动内容:本展览依托植物科学画,以珍稀濒危、奇异美丽的植物为题材,向公众讲述画作背后鲜为人知的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和植物科学研究的故事,希望珍稀珍奇植物在地球上一直绵延生长,芳华永恒。
参加方式:线下参与
北京动物园
伪装大师
活动时间:7月6日、7日、13日、14日、20日、21日、27日、28日
活动地点:北京动物园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地球上生活着一百多万种昆虫,与动物世界里的庞然大物相比,它们无疑是天然的弱势群体。在长期的适应和占领过程中,昆虫“学会”并掌握了各种各样的生存竞争本领。今天我们就来走进昆虫的世界,了解它们众多生存本领中的一种。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动物园“保护教育”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鸳鸯的孵化之旅
活动时间:7月6日
活动形式:线上云播
活动内容:依托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课题,北京动物园重点实验室鸳鸯保护课题组于2024年3月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安装5个鸳鸯人工巢箱,并联合课题协作单位安装鸳鸯繁殖孵化视频监测系统,开展实时观察监测。以监测录播视频连载配合专业人员解说的形式开播五期,每两周播出一期,向公众传达珍稀物种——鸳鸯的生存状况、繁殖生态学及珍稀物种保护相关知识。
参加方式:北京动物园官方微博、抖音、北京动物园“保护教育”公众号推送
探索创新 砥砺前行——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十年成果展
活动时间:7月
活动地点:北京动物园西南门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2014年,北京动物园获批北京市科委“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简称“重点实验室”)。展览通过17张展板的篇幅,回顾了重点实验室成立十年来研究建立“圈养野生动物技术体系”框架,涵盖了圈养野生动物12个方面的60项技术,7个技术服务平台,加入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创新联盟,探索建立野生动物生物资源样本库及联盟取得的系列技术成果,促进科研成果科普化,为指导圈养野生动物保护,引领全国动物园行业发展,服务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积累了丰硕成果。
参加方式:线下参与
陶然亭公园
小昆虫 大世界——昆虫灯诱探险之旅
活动时间:7月5日
活动地点:公园主要景区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盛夏的夜晚,在公园的湖边、草丛里,倾听来自昆虫世界的鸣唱。本次活动将通过灯诱设备吸引昆虫,为参加活动游客讲述昆虫小知识,探索生命的奥妙。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市陶然亭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迎七一颂党恩 我心中的革命旧址”青少年书画作品展
活动时间:7月1日-7月5日
活动地点:慈悲庵
活动形式:线下展览
活动内容: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七一”来临之际,陶然亭公园联合西城区教工委,携手大中小共建院校,举办“迎七一颂党恩 我心中的革命旧址”青少年书画作品展示,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本次活动共征集来自14所院校的180余幅作品,从中精选出50余幅作品进行展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缤纷夏日——公园特色植物生态导赏活动
活动时间:7月12日、7月19日
活动地点:公园主要景区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跟随科普老师一起认识公园夏日特色植物,了解植物与生态、植物与传统文化等相关知识,让市民游客更好的了解公园,学习园林知识。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市陶然亭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紫竹院公园
竹与生活
活动时间:7月20日
活动地点:科普小屋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活动通过在公园内观察和记录的形式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认识竹子的基本形态结构特征,配合以竹材料应用的手工制作与游戏互动环节一起更加深刻的了解认识竹材料的各种特征。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紫竹院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中国传统插花
活动时间:7月27日
活动地点:科普小屋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结合竹荷文化展进程,和游客一起制作小型传统插花作品,进一步领略插花之美,品味竹荷文化。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紫竹院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玉渊潭公园
湿地生态导赏
活动时间:每周三、周六上午9:00-10:00
活动地点:湿地保育区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自然解说员带领游客参观湿地保育区,讲解湿地功能、历史文化、动植物知识和趣味故事,引导公众热爱和保护湿地。
参加方式:活动前一日上午9:00开始,通过“北京市玉渊潭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20人。60岁以上游客还可拨打客服电话88653774进行报名,每场限额10人。
官方微信公众号
玉渊科普营系列活动
活动时间:7月下旬每周五、周六上午
活动地点:樱花园及湿地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为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科普人员将带领亲子家庭开展自然观察、科普游戏、手工及实验等自然探索课程,学习如何观察植物、昆虫、鸟类等生物,并了解它们的生存之道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参加方式:活动前一日通过“北京市玉渊潭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中国园林博物馆
2024年中国园林博物馆暑期主题活动
活动时间:7月8日-7月31日
活动地点:馆内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园博馆结合中心关于提升夜游、夜间文化的通知,充分发挥全国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作用,延续品牌社教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艺术素养,开展“仲夏夜之梦”夜宿最美博物馆、园林小讲师讲解大赛及主题培训、古建修复等传统园林文化、自然科普、造园艺术、科普演剧等体验活动,通过园林历史、文化、艺术、造园、自然、生态等多方面展示园林综合学科的包容性,丰富中小学生暑期生活,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对自然及园林的多维认知。
参加方式:部分活动在微信公众号报名(详情参见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园林”)
官方微信公众号
古今园林中的植物故事
活动时间:7月(每周二至周五)
活动地点:馆内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让我们在中国园林博物馆自然科普展教空间“园立方·植物星球”中,认知植物与山、水、建筑园林四要素,园林植物品类丰富,形态内涵深厚,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走进园博馆,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捍卫者”“动物界的魅力之星”“绿色生活的守护者”三方面了解身边的植物,认知植物在园林中的生态作用。
参加方式:现场参与(详情参见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园林”)
官方微信公众号
指尖上的园林艺术(荷花主题创意捏塑)
活动时间:7月(每周六)
活动地点:馆内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国园林博物馆夏日园景与其他时节不同,水景园林中的一池荷花悄然开放,令人润心畅怀。来园博馆,捏塑荷花,感受荷花的清姿雅韵。
参加方式:现场参与(详情参见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园林”)
官方微信公众号
园林建筑拼插体验
活动时间:7月(每周日)
活动地点:馆内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走入中国园林博物馆,在山、水、植物、建筑间感受人与生态和谐共处之美。在中国园林模型拼插间,共同感受苏州畅园的建筑特征与美学精髓,古典园林的形态精微与造园技艺的精妙,深度感知中国历史名园的钟灵毓秀。
参加方式:现场参与(详情参见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园林”)
官方微信公众号
勇担时代使命 走进园林名家的世界
活动时间:7月(每周二至周日)
活动地点:馆内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以赓续园林初心,追寻园林中的科学家精神为载体,围绕园林行业院士、园林名家的珍贵资料及重点展览展项,将科学家们的生平事迹、感人故事、鲜为人知的精神细节相结合,通过真实而生动地讲述和观感打造沉浸式“精神思政”课堂,让公众在学习中产生共鸣,将精神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故事”。
参加方式:现场参与(详情参见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园林”)
官方微信公众号
中国园林博物馆“流动”科技馆巡展
活动时间:7月(每周二至周日)
活动地点:馆内
活动形式:线下体验
活动内容: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来园博馆啦!插上想象的翅膀,穿梭在自然科学的视觉化“殿堂”。“具象数学实验室”“抽象物理实验室”“身边的科学”……活动面向成年人、爱好科技的大龄段青少年学生,通过“零距离”接触互动装置,亲身体验科学的神奇魅力。
参加方式:现场参与(详情参见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园林”)
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