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丨秋意浓浓,发现北京秋天的美就从各市属公园开始吧~


共赏北京之秋

欣赏园林景色

11月科普活动预告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




北京的秋天,是天赐的诗篇。


当紫禁城的金瓦染上澄澈日光,当颐和园的廊桥拂过微凉清风,老舍先生笔下“人间天堂”的模样便悄然苏醒。


这个季节的北京,一砖一瓦皆故事,一叶一木总关情。


这个秋天,北京市属公园诚挚邀您暂别匆忙,共赴一场秋色之约。


让我们在香山红叶翩跹处,拾一片鎏金岁月;在北海太液池的碧波畔,等一场落日熔金;在天坛百年古柏的沉默里,听一回历史回响。


不必远方,诗意就在身旁。






颐和园
 “颐”起来观鸟



活动时间:11月

活动地点:园区参观

活动形式:线下讲解互动

活动内容:秋末冬初,正是颐和园观鸟好时节!众多候鸟将此作为中转站与家园。跟随专业指导,学习鸟类,了解它们有趣的习性与背后的生态故事,一同探索皇家园林里生机勃勃的野生世界。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颐和微科普”微信公众号报名


 二十四节气系列之——立冬迎寒•地火暖岁



活动时间:11月7日

活动地点:养云轩院落

活动形式:线下讲解互动

活动内容:立冬时节正式进入冬季,气温骤降,100多年前的清代皇室是如何取暖的呢?本次科普活动带您探秘清代皇家的暖冬秘籍,以院落讲解和互动的形式带领小朋友探秘火道口、火炕、手炉等古代取暖设备,揭秘热传导、烟道循环的科学原理。让参与者感受古代科技与文化的交融。

参加方式:现场参与


 解密古树长寿秘诀



活动时间:11月30日

活动地点:园区参观

活动形式:线下参与

活动内容:颐和园作为中国清代现存规模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拥有1600余株古树名木,它们是活的历史文物与生态瑰宝。本次科普活动将有老师带领大家走进园区,通过实地观察、年轮解读等形式,带领大家认识园内百年以上的古玉兰、古柏、楸树等"绿色活化石",揭秘古树养护的方法,了解它们在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活动中参与者可绘制古树观察笔记,感受白年古树承载的岁月痕迹。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颐和微科普”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天坛公园


 天坛自然艺趣



活动时间:11月1日

活动地点:科普园

活动形式:线下+线上参与

活动内容:天坛,作为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圣地,不仅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是众多小动物的家园,与天坛的古老建筑和植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松鼠、黄鼬、刺猬、鸟儿.……它们才是这里真正的小“主人”。本期课程将重点介绍这些小动物的相关知识,分享它们的日常趣事,并进行飞羽集章打卡。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微天坛”微信公众号报名


 古树自然观察



活动时间:11月8日

活动地点:室内外结合

活动形式:线下+线上参与

活动内容:古树是活态的文物,它们和古建筑一起见证了北京城的落寞与繁华,当时种下的松柏树,如今已成为一棵棵苍天古树,静静地伫立在古建两侧。本次活动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什么是古树、天坛古树历史概况、一起近距离地观察天坛古树,了解这些古树的不朽文化和重要价值。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微天坛”微信公众号报名


 揭秘斋宫的水系密码



活动时间:11月15日

活动地点:室外

活动形式:线下+线上参与

活动内容:天坛斋宫作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前的斋戒禁地,不仅承载着深厚的礼制文化,其建筑布局、水系设计与生态环境更蕴含着古代皇家“天人合一”的智慧。本次活动将围绕天坛斋宫,通过实地探访,了解其建筑布局和地下水系,揭开这座皇家建筑群的科学与人文奥秘。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微天坛”微信公众号报名


 深秋识叶



活动时间:11月22日

活动地点:室外

活动形式:线下+线上参与

活动内容:树叶从春天萌发嫩绿,到秋天层林尽染,历经季节更替,翠绿的叶子“脱去”夏装,换上缤纷艳丽的新“衣裳”,与大自然一起绘制出了五彩斑斓的美丽画卷。火红的黄栌和地锦,金黄的栾树和银杏,一起呈现出这个季节特有的美景与野趣,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本次活动为大家介绍什么是秋色叶树种,以及树叶秋季脱落及变色的原因。一起去寻找生长在天坛公园里的秋色叶树种,让我们一起赏秋叶、观秋景、品秋色。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微天坛”微信公众号报名


 天坛里的科学建筑



活动时间:11月29日

活动地点:室外(回音壁)

活动形式:线下+线上参与

活动内容:天坛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不仅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建筑营造中也体现着古人的科学思想,因此也被称作科学建筑。本期课程将带大家走进天坛古建筑的科学世界,了解天坛建筑科学文化,走进圜丘坛回音壁,探寻古建筑中的声学、光学奇观,解读奇妙的科学原理。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微天坛”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海公园
 音画园林:古代戏楼声学探秘



活动时间:11月15日

活动地点:北海公园画舫斋、漪澜堂

活动形式:线下参与

活动内容:在皇家园林的雕梁画栋间,隐藏着古人匠心独运的声学智慧。本次科普活动将带领参与者走进北海公园中的经典戏楼,以“声学”为钥匙,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科学与艺术对话。活动将通过现场实验、模型演示与互动讲解,揭示古代戏台如何借助建筑结构实现“余音绕梁”的天然扩声效果,解读穹顶造型、台基材质、空间布局中暗藏的物理原理。亲身体验“一座清音满台戏”的声场奇迹,通过现代声学仪器测量对比,直观感受古人对声音反射、混响与聚焦的巧妙运用。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市北海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中山公园
 花漾中山·秋之珍藏——彩叶植物科普宣传



活动时间:11月1日、11月2日

活动地点:科普小屋、园内

活动形式:线下参与、线上直播(11月1日)

活动内容:1. 识秋景:跟随植物科普讲师漫步园中,解锁“赏秋叶、认植物”技能,探秘树叶变色的科学奥秘。2. 拾秋实:捡拾形态完整、纹理清晰的秋叶,成熟的海棠果、松果等果实,收获专属的秋日自然素材。3. 趣创作:秋叶拓染创作或秋实装饰画框制作。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市中山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珐琅承秋意 掐丝绘银杏——银杏文化探索与非遗手作研学活动



活动时间:11月1日、11月2日

活动地点:科普小屋、园内

活动形式:线下参与(收费)

活动内容:1.银杏知识小课堂:专业讲解+实地观察,带您重新认识身边的“植物活化石”!2.非遗掐丝珐琅体验:亲手体验国家级非遗——掐丝珐琅的魅力,将这个秋天的小确“杏”定格在您亲手制作的作品中!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市中山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花漾中山·秋之珍藏——彩叶植物科普宣传



活动时间:11月8日、11月9日

活动地点:银杏大道

活动形式:线下参与

活动内容:1.秋叶创意手作: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将秋日美好珍藏。2.植物知识科普:深入了解彩叶植物,感受自然科学的魅力。3.古树保护宣传:学习古树名木知识,共同守护绿色遗产。4.秋色集章打卡:参与趣味集章,收集古树套色印章,定格秋日记忆。

参加方式:现场直接参与


 烧箔凝杏影,一纸藏秋声——银杏文化探索与非遗手作研学活动



活动时间:11月8日、11月9日

活动地点:科普小屋、园内

活动形式:线下参与(收费)

活动内容:1.银杏知识小课堂:专业讲解+实地观察,带您重新认识身边的“植物活化石”!2.非遗烧箔画体验:亲手制作银杏主题的烧箔画作品,将这个秋天的小确“杏”定格在您亲手制作的作品中!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市中山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冬季观鸟



活动时间:11月15日

活动形式:科普小屋、园内

活动形式:线下参与

活动内容:1. 鸟类知识讲解 2. 学习望远镜的使用方法(需自备双筒望远镜)3. 园内观鸟体验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市中山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中山公园菊花科普导赏



活动时间:11月中下旬

活动形式:科普小屋、唐花坞

活动形式:线下参与

活动内容:1.公园菊展历史和菊花品种介绍 2.唐花坞菊展导赏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市中山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香山公园
 秋季彩叶导赏



活动时间:11月1日、11月2日、11月8日、11月9日

活动地点:香山公园

活动形式:线下参与

活动内容:香山公园彩叶导赏,带大家了解秋季植物形态、植物叶片结构类型等知识,通过沿途实地讲解,让大家深入体验香山秋色。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市香山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景山公园
 一叶知秋



活动时间:11月5日

活动地点:景山公园

活动形式:线下参与

活动内容: 盆景艺术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枫树盆景以其四季变幻的叶色成为“时间具象化”的艺术载体。活动由专业老师讲解盆景的历史文化以及制作手法,参与者可以在学习后,运用修剪、蟠扎等技艺,制作一盆枫树盆景,体会中国古代园林美学与工匠精神的传承。

参加方式:进社区活动,不公开招募


 盆中小景,案上雪山



活动时间:11月21日

活动地点:景山公园

活动形式:线下参与

活动内容:盆景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浓缩了中国人“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活动邀请盆景协会老师介绍盆景的历史和流派,展示盆景的修剪、绑扎等制作技巧,参与者可以亲手制作六月雪盆景景观,亲身感受盆景对自然意趣的凝练。

参加方式:进学校活动,不公开招募


 自然科学家·柿子单宁侦探记



活动时间:11月29日

活动地点:景山公园

活动形式:线下参与

活动内容:活动从景山公园的柿子林讲起,由专业老师介绍柿子中存在的单宁酸及其特性,带领参与者探索青柿子汁与铁离子“相遇”发生的奇妙反应,进一步揭开生柿发涩、苹果变黑的奥秘,激发小朋友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微景山”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国家植物园(北园)
 国家植物园里的奇妙探索日记



活动时间:11月1日

活动地点:科普馆林奈教室及园区

活动形式:讲座+导览、亲子活动(收费)

活动内容:围绕国家植物园特色植物,进行植物学基础形态特征讲解,分步骤拆解、手把手教学叶子的速写方法,实地观察不同植物叶子形态之间的区别,并创作植物园里的叶子观察自然笔记。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国家植物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国家植物园里的珍稀乔木 研学活动



活动时间:11月1日下午

活动地点:国家植物园科普馆林奈教室及北园湖区周边

活动形式:讲座+导览、亲子活动(收费)

活动内容:秋季珍稀乔木植物讲座,室外观察与讲解,从植物学、文化等方面了解珍稀乔木植物。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国家植物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北疆博物院手绘植物画展



活动时间:10月中旬至12月

活动地点:科普馆草木绘馆

活动形式:展览

活动内容:作为天津自然博物馆的前身,北疆博物院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手绘植物科学画。以科学记录为目的描绘植物形态特征的植物科学画,既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又具有极高艺术审美价值,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融合。此次展览将这些封存已久的科学画作品进行展示,以便游客在此阅览欣赏,获得知识和美的熏陶。

参加方式:


 中国少数民族与植物科普展



活动时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活动地点:科普馆

活动形式:展览

活动内容:本展览以中国少数民族与植物的深厚关联为主线,通过文化、生态、科学等多维度视角,展现各民族如何利用、保护和传承植物资源,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参加方式:


 国家植物园里的珍稀乔木 科普展



活动时间:11月中旬

活动地点:科普馆

活动形式:展览

活动内容:本展览以中国珍稀名木植物为主线,通过植物学、文化、生态多维度视角,展现国家植物园在植物观赏、保护利用和植物资源收集等方面的作用与贡献,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参加方式:


官方微信公众号


北京动物园
 研学课程:冬天到了怎么办?



活动时间:11月1日、11月2日、11月8日、11月9日、1月15日、11月16日、11月2日2、11月23日   11月29日、11月30日

活动地点:科普馆

活动形式:线下参与

活动内容:冬天到了,人们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戴上毛茸茸的帽子,围上了漂亮的围巾。而小动物们也各显神通应对严寒,有的迁徙,有的冬眠,还有的提前贮存好食物来迎接整个寒冬。快来十一月的研学课堂,一起探寻动物朋友们是怎样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的吧!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动物园“保护教育”微信公众号报名


 主题展览:西城区“自然笔记”活动优秀作品展



活动时间:11月20日—11月26日

活动地点:科普馆机动展厅

活动形式:线下参与

活动内容:西城区园林绿化局和北京动物园管理处合作举办西城区“自然笔记”活动优秀作品展,精选50幅自然笔记优秀作品呈现。

参加方式:现场参观


官方微信公众号


陶然亭公园
 “拾叶赏秋・解码植物变色” 科普体验活动



活动时间:11月8日

活动地点:科普小屋

活动形式:线下讲解互动

活动内容:立冬过后,植物叶片褪去翠绿,逐渐斑斓色彩,成为冬日初临时独特的自然景致。工作人员将结合实物与图文,详细讲解叶片变色的原因,拾秋是当下较为流行的方式,活动也会组织参与者户外拾捡自然掉落的特色叶片,感受季节更替中的自然之美。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市陶然亭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小雪探微・昆虫越冬



活动时间:11月下旬

活动地点:公众号查询

活动形式:线上推文

活动内容:介绍常见昆虫的越冬方式,如以卵越冬(蝗虫)、以幼虫越冬(菜青虫)、以成虫越冬(蜜蜂、瓢虫)等,展示不同昆虫越冬状态,带领游客在草坪、灌木丛和水边寻找可能处于越冬状态的昆虫。指导游客观察昆虫的藏身之处(如落叶下、土壤缝隙中、植物茎秆内)


 “冬日寻鸟” 科普活动



活动时间:11月23日

活动地点:科普小屋

活动形式:线下讲解互动

活动内容:在“实地观鸟 + 知识科普” 核心形式的基础上,结合十一月立冬后公园的生态特点,增加 “鸟与环境” 的关联观察,让游客不仅能认识鸟类,还能理解秋冬季节植物、气候与鸟类活动的紧密联系。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市陶然亭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树语探秘・自然笔记



活动时间:11月下旬

活动地点:公众号查询

活动形式:线上推文

活动内容:章以 “触摸感知 + 观察记录” 为核心,聚焦树木树皮肌理、树干形态两大关键特征,通过学习触摸、细致观察、简易绘画的方法中,了解不同树木的品种特性与生长适应能力


5a547cd6a0a003410e357a378baf3eb7.jpg

官方微信公众号


紫竹院公园
 小菊盆景技艺



活动时间:11月2日

活动地点:科普小屋

活动形式:线下讲解互动

活动内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菊花开在百花凋零之时,是文人笔下高洁的君子。菊古称为鞠,《礼记·月令》记载:“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菊如聚金,鞠而不落,故名鞠。菊与吉谐音,自古以来都是吉祥长寿的象征。其花期长,凌寒傲霜,也被称为“寿客”。我们将带您走进菊花的世界,欣赏菊展的同时,体验小菊盆景技艺。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紫竹院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树叶不平凡



活动时间:11月8日

活动地点:科普小屋

活动形式:线下讲解互动

活动内容:深入讲解树叶的相关知识,包括树叶的结构、功能、生长过程以及不同树种树叶的特点,同时探讨树叶在文化中的承载意义,如树叶在诗词、绘画、民俗中的象征和寓意,最后带领大家欣赏秋季五彩斑斓的彩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色彩魅力。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紫竹院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魅力十足的观赏甲虫——锹形虫



活动时间:11月29日

活动地点:科普小屋

活动形式:线下讲解互动

活动内容:昆虫学家斯蒂芬·马歇尔说过“你几乎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找到甲虫。”甲虫是指鞘翅目的昆虫。全球200多种观赏昆虫,本次科普活动主要从“锹”(锹形虫)这类甲虫入手,带大家了解几种观赏锹甲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等,并亲手制作锹甲标本。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紫竹院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玉渊潭公园
 湿地生态导赏



活动时间:每周三、周六上午10:00-11:00

活动地点:湿地保育区

活动形式:参观讲解

活动内容:游览湿地保育区,聆听湿地文化、湿地生态、动植物知识及趣味故事等,了解湿地功能及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市玉渊潭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玉渊岁时录”二十四节气系列科普活动



活动时间:11月7日、11月22日

活动地点:科普广场

活动形式:讲解、视频、游戏、集章

活动内容:室内展播节气文化科普视频,开展节气集章、物候花草对对碰、美食翻翻乐等互动游戏。室外展出节气物候变化及看图猜谜趣味科普展板等,各年龄段游客均可参与。

参加方式:现场随机参与


 “玉渊奇潭”生态观鸟体验活动



活动时间:11月8日、11月15日、11月22日、11月29日

活动地点:西湖周边

活动形式:观察、讲解、记录(收费)

活动内容:跟随观鸟老师学习观鸟方法、鸟类识别、特点习性、鸟类保护与救助等科普知识。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市玉渊潭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中国园林博物馆
 “山居雅集”2025年中国园林博物馆重阳节文化活动周



活动时间:11月1日-2日

活动地点:馆内

活动形式:线下直接参与

活动内容:围绕弘扬孝老爱亲、老有所养的美德善行,打造一场跨越年龄、贯通古今的重阳敬老文化周。通过传统非遗体验、民乐互动演出、秋季登高赏景、“辞青”迎秋导赏等活动,营造秋日园居雅集氛围,带领到馆公众了解重阳节的历史渊源及节俗传统,进一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讲好园林故事。

参加方式:现场参与,详情参见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园林”


 园林冬韵雅集·立冬茶会



活动时间:11月6日

活动地点:春雨堂竹外茶社

活动形式:线上招募

活动内容:围绕立冬时节的园林景观与物候特征,通过游园赏秋、品鉴经典茶品、园林文化闲叙,以茶养性、静享悠闲,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茶事雅集,在秋冬交替之时,增添一抹园林雅集文化的独特韵味。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详情参见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园林”


 非遗手作雅集·螺钿胸针



活动时间:11月9日、11月30日

活动地点:春雨堂竹外茶社

活动形式:线上招募

活动内容:结合馆内展览展陈深度解读苏式彩画并体验螺钿胸针手作,感受非遗文化,让传统工艺从建筑彩画走进公众,实现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完美融合。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详情参见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园林”


 “多彩京秋”花园劳动共建活动



活动时间:11月1日-16日每周日

活动地点:秘密花园

活动形式:线上招募

活动内容:动用勤劳的双手与科普老师一同参与到秘密花园的营造与养护,在劳动实践中学习园林植物知识,助力花园城市建设。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详情参见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园林”


 “植物情绪图谱”系列课程



活动时间:11月每周末

活动地点:公众教育中心

活动形式:线上招募

活动内容:围绕“自然与人文融合,科技与艺术交织”的总主题展开,通过不同植物主题课程,带领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自然奥秘、感受文化内涵、激发创意灵感,实现情绪调节与能力提升。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详情参见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园林”


“园林博物畅游”系列活动



活动时间:11月每周末

活动地点:馆内

活动形式:线上招募

活动内容:融合园林艺术、植物认知与传统文化,打造一场沉浸式园林科普之旅,旨在于提升参与者的自然观察能力与艺术表达能力,包含园林文化认知、植物自然手工、博物绘画、动物科普等多版块内容。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详情参见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园林”


主题导赏



活动时间:非周六日的开馆日

活动地点:馆内

活动形式:线下直接参与

活动内容:“爱我中华文化 共建理想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题路线:“惟有园林——陈从周学术思想展”→大厅→中国古代园林厅→苏州畅园→余荫山房,路线包含了园林名家系列展览,以及彰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精彩文化的园林历史发展脉络,和经典江南苏州园林文化和岭南园林建筑特色。

参加方式:现场参与,详情参见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园林”


活动时间:非周六日的开馆日

活动地点:馆内

活动形式:线下直接参与

活动内容:“园林中的生态智慧”生态专题路线:到公园去2→大厅→苏州畅园→余荫山房→塔影别苑→半亩园,路线串联起城市公园中的生态意趣,结合秋季景观与南北方园林的地域特征,讲好园林生态故事。

参加方式:现场参与,详情参见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园林”


官方微信公众号


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
 “秋叶奇趣,创意手作——解锁自然与手工的奇妙碰撞”



活动时间:11月

活动地点: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

活动形式:线下参与

活动内容:秋季树叶斑斓,是自然赠予的天然手工材料。本次活动以秋叶手工创作为载体,融合自然科普与手工实践,让参与者在动手创作中认识不同树叶的特征,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创造力与对自然的热爱。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官方微信公众号


百望山森林公园
 猛禽漫谈系列活动:山林共语——在百望山听自然说话



活动时间:11月

活动地点:百望山森林公园

活动形式:线下+线上参与

活动内容:活动以 “科研监测、生态修复、科普教育、文化赋能” 为四大主题板块,借百望山自然环境中的轻对谈展开。嘉宾分享观猛经历、成果及趣闻,结合监测捕获的猛禽影像,解读猛禽科研价值与生态平衡作用;同步讲解猛禽形态与捕猎知识,并挖掘猛禽文化内涵,展现生态文明建设深层逻辑。观众可在山林背景声与自然光影中感受科学与文化温度,参与留言提问互动。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北京市百望山森林公园”微信公众号报名


图片

官方微信公众号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
 故匠新生 路县小小制陶匠



活动时间:11月1日、30日

活动地点:博物馆

活动形式:互动体验

活动内容:通过科普讲座及手作揭秘神秘的戳印文字,简单质朴却蕴涵玄机的纹饰,感受来自路县故城陶器蕴涵的千年智慧。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报名


 县映汉风 探秘路县古井



活动时间:11月2日

活动地点:博物馆

活动形式:互动体验

活动内容:活动以路县故城汉代水井为主题,先通过图文科普展示水井的智慧设计,让青少年直观感受古人智慧,兼顾知识性与动手趣味,强化对路县汉文化的理解。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报名


 县映汉风 路县矿石小画匠



活动时间:11月8日、29日

活动地点:博物馆

活动形式:互动体验

活动内容:活动以 “解锁金代壁画的‘隐藏信息’” 为核心,分 “识壁画”“研技艺”“创作品” 三大环节展开。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报名


 故匠新生 路县“铸币”小工匠



活动时间:11月9日、22日

活动地点:博物馆

活动形式:互动体验

活动内容:当青铜化成彩泥,钱币历史在掌心复活,方孔间流转的不仅是货币,更是千年文明的血脉。展厅实地研学古钱币知识,“穿越”路县千年钱脉,指尖“铸造”属于你的钱币。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报名


 县映汉风 闪闪金箔 路县奇遇



活动时间:11月15日

活动地点:博物馆

活动形式:互动体验

活动内容:通过识金箔、探路县、创好物三个环节来了解用金箔非遗巧思,读懂先民生活的尘封故事,利用金箔元素复刻汉韵,让千年风华在指尖焕新彩。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报名


 县映汉风 寻迹路县陶马



活动时间:11月16日

活动地点:博物馆

活动形式:互动体验

活动内容:以基本陈列展厅中陶骑马俑为切入点科普两汉时期马文化,包括马车和马有关的职业。让青少年化身汉代路县的角色,在剧本杀互动中完成与马相关的任务,让历史知识在趣味体验中自然浸润。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报名


 路衍芳踪 大汉粮仓:五谷俱全



活动时间:11月23日

活动地点:博物馆

活动形式:互动体验

活动内容:通过观察讲解,带你沉浸式解锁两千年前的农耕智慧--破译五谷的形态密码,看清 “黍稷稻麦菽” 的真实模样,探寻豆类与谷物的共生奥秘,见证薄荷化身 “天然驱虫师” 的神奇……

参加方式:线上招募,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报名


ae5cace107e11d1fb16febe87872a877.jpg

官方微信公众号



活动详情及报名时间以各家市属公园、中国园林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最终发布招募为准,如有调整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