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开展

        2019年12月20日,“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开幕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本次展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家博物馆主办,中国红楼梦学会和北京曹雪芹学会学术支持,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协办,北京植物园等国内二十多家文博单位参展。北京植物园党委书记王立新,文研室主任刘东来,曹雪芹纪念馆馆长徐博汶受邀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展览位于国家博物馆北2、北3展厅,将展出各类文物、文献、艺术品近600件套,展期三个月,这是国家博物馆2019年度推出的重要文化展之一。本次北京植物园参展《海棠画册》和题壁诗2类展品共9件。展品均为珍贵原件,此次是首次在北京植物园外进行展示,对传统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题壁诗为正白旗39号院老屋原墙皮,1971年4月,39号院原住户舒成勋在粉刷墙壁时,发现内墙壁上有8首题壁诗。其中一首落款的“拙笔”又与据说是曹雪芹遗物的黄木书箱上的“拙笔”暗合,一些红学、曹学爱好者多方采证研究,认为39号院即为曹雪芹晚年著书《红楼梦》的故居,一时掀起了红学、曹学研究的高潮。
        《海棠画册》为80年代捐赠的蒋廷锡水墨花鸟原画作,曹雪芹叔父曹頫题“秋边”二字。
        此次展览共分为“揭开一座文化高峰的面纱” “经典的创作背景” “不朽的文学巨著” “广泛的文化传播” “深远的文化影响” “走向崇高深邃的中华文化精神”六个部分。旨在深入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动《红楼梦》文化传播、丰富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展览将展现作者曹雪芹的家世和身世,以文物体现《红楼梦》的表现题材、艺术形象、丰富记述,展品中有清代《红楼梦》神游太虚图册、清代《大观园图》等。通过一些清代文物如盘绣花卉香囊、嵌珠石点翠银钗等,观众可以想象《红楼梦》创作时代的生活图景。展览中还将为观众展现各种各样的《红楼梦》版本、续本及译本,其中许多版本首次公开露面。与《红楼梦》有关的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和生活日用也将进入展厅,不乏珍贵的名家手稿、报纸照片、绘画书法,如冯其庸手抄庚辰本《石头记》,呈现《红楼梦》的后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