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斋宫丨动静存诚的百官斋戒

戒者禁止其外,斋者整齐其内。在天坛深处的小皇宫里,明清帝王曾经在此简心省身,以最虔诚的姿态敬奉上天。跨过历史漫长的季节,让我们再来一窥昔日文武百官的斋戒旅程。


景观


斋戒是明清帝王在举行盛大祭祀活动前的准备,可使祭天者专一其心、明心见性,确保祭天之时的心意虔诚。但斋戒的范围并不只局限于皇帝本身,陪祀的王公大臣、文武百官,也同样有他们要遵守的规矩。

“某年月日,祀于某所,尔文武百官,自某日为始,致斋三日,当敬慎之。”明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定下了百官斋戒制度。大祀前,百官先要沐浴更衣,在本衙门宿歇;第二天再赴皇宫听誓戒,传制官宣制如上。至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又命各衙门设斋戒木牌,上书“国有常宪,神有鉴焉”,凡是祭祀,均要设置此牌以示警醒。至此而后,设斋戒牌便逐渐成为祭祀斋戒的定制。

时至清代,对于百官斋戒也有相当详细的规定。如果是圜丘、方泽这一类的大祀,则自王公、大学士以下,文职五品员外郎以上,武职四品佐领、骑都尉以上,都要进行斋戒。斋戒前期,需为斋戒官员造列衔名册,对于斋戒场所也有所要求:大祀天、地之时,亲王、郡王这个级别的,应在紫禁城内斋戒二日,坛外斋宿一日;在此之下的各级官员也各有规定。正因为清代每年祭祀典礼颇多,为确保官员们能够按期斋戒,礼部官员每年都要书写一份“斋戒祭祀单”,列出本年祭祀斋戒时间,遍告王公大臣们,以示提醒。

明太祖朱元璋曾有谕,“人心操舍无常,必有所警,而后无所放”,来警醒众人时刻省心,这一套斋戒牌制度直到清代仍然在沿用。顺治八年(1651)时,规定大祀三日、中祀二日公廨置斋戒木牌,而圜丘大祀斋戒时,则需在各衙门于大堂正中设案。时至雍正,这位对祭天格外虔诚的帝王为了避免参与斋戒的官员们有所懈怠,规定了期间要随时佩戴斋戒牌在心胸之间,达到彼此监督提醒的作用。

在祭祀斋戒期间,王公大臣们同样要严格遵守制度,在斋戒日不理刑名,不办事,但若有紧要事仍办。正在服丧的官员,不得斋戒。斋戒期间还会由专人进行查核,无故三次未到者,会受到处罚,以确保文武百官对于祭祀始终保持着敬畏虔诚之心。清朝还有规定,陪祀官员不得提早进入祭坛,因此官员们往往会在天坛外庙宇、道观斋宿,以保证不误祭祀时辰。“安得此间长避世,卧看羽客诵黄庭”,清人所作的《道院祈雨》诗句,记录的便是官员借宿道院斋居的情形。“萧萧古院辟萝青,钟鼓频催午梦醒”,官员斋戒时,不仅净身戒内,洗心涤虑,还有钟鼓相催,以候入内。